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传播学教程》近年本科生期末试题汇编

  摘要

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简答题 1. 简述对“体外化信息系统迎来重新统合的时代”的理解。 【答案】“体外化信息系统迎来重新统合的时代”这句话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1)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 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例如视觉系统、听觉系统、保存和记忆系统、处理和传输系统、私人信息系统和公共信息系统等等; 就媒介而言,则有信件、书籍、报刊、电话、广播、电视、传真、计算机、人造卫星等等。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些分散的媒介系统在各自的领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功能也越来越强。90年代以来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各种不同的媒介功能出现了融合的趋势。换句话说,过去由分散的媒介系统所执行的不同功能,今后将会统合到信息高速公路这一综合的信息传播系统当中。可以说,人类的社会信息系统已经超越了高度分化和多元发展阶段,迎来了重新统合的时代。这是社会信息系统演化中的一大飞跃,同时也意味着这个系统规模更加巨大,结构更加复杂。 (2)媒介是人的延伸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不同的传播媒介也就是人的不同感官和器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这个过程不断扩大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媒介从人体“延伸”出去的过程,也是媒介不断获得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过程。任何一种媒介对我们来说都是外在化的客观事物,它们会拥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反过来制约和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改变人类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媒介为核心的社会信息系统越巨大化,结构越复杂化,人类对它的控制就越间接、越需要在更大范围内的合作。例如,在信息传播局限在一国之内的时代,本国公众、政府和公共机构尚能对社会信息系统实行有效的管理,但在互联网络遍布世界、跨国卫星充塞太空的今天,对全球性信息系统的管理和运作就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广泛而密切的合作了。 2. 简述人类社会的媒介发展历史。 【答案】媒介(media )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历史上的每一次媒介变革,都会给现实的媒介发展提供一些重要的启示。传播媒介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受到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影响。为了清楚地描述媒介变革的历史轨迹,可以以重大媒介变革为标志来考察媒介史的不同发展阶段。迄今为止,媒介至少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变革,而正在发展的媒介态势则是人类正在经历的有史以来最重大、最深刻的第五次变革。具体而言,人类社会的媒介发展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最古老的媒介

人类最古老的媒介是人的身体本身,人们使用手、脸等身体部位来进行动作、表情等非语言传播,然后才产生了语言。语言传播使身体在传播中的作用更显得重要。虽然此后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媒介和各种各样的设备,但至今身体在传播中的媒介作用依然存在。人类还为扩大身体的传播发明了很多发

送信息的工具和媒介如语言、图画、标记、表达深远意义的装饰性图案和烽烟、旗鼓等。

(2)文字媒介的诞生

在语言产生后的10多万年的人际交往和生存斗争中,人类的先祖们又学会了把声音同发出声音的人分离开来并加以保存的技术,这就产生了文字。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一旦有了简化的书面语言和纸这样便于携带的媒介,信息就能长久地保存和传播,不受时空的限制。

(3)印刷媒介革命

印刷媒介革命带来了印刷媒介的普及。教育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书籍出版事业的发展。到16世纪,几乎在所有西欧国家,都建立了大学。宗教改革使得对《圣经》和其他宗教著作的需求量大增。此外,科学、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要求出版越来越多的书籍。活字印刷发明了近200年以后,现代意义上的新闻报纸开始出现。17世纪初,定期出版的报刊首先诞生于德国。之后,欧洲各国先后出现了日报。最早的日报也于1660年在德国莱比锡创办,即《莱比锡新闻》,它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张日报。在某种意义上,报纸和印刷书籍相比更是一种革新,是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形式的发明。和其他文化传播形式相比,还在于它的个人主义和现实倾向,世俗性和适用性,满足了一个新兴阶级一一以城市为基础的商业和专业人员一一的需要。它的新奇并不在于它的科学技术或传播方式,而在于时刻变化和在自由的社会政治气候下对各个阶层的影响。

(4)电子媒介一一电讯技术的发展

电子媒介的出现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综合产物。19世纪后半叶,由于电的发现和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始诞生了一大批电子媒介,电讯、电话、电影、广播、电视等等都是19世纪至20世纪人类的伟大发明。电子媒介对人类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电子媒介的出现是与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发明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电话、电报和无线电的发明形成了庞大的电讯媒介和电讯产业; 电话、电报与无线电的发明创立了电子媒介和电讯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拉开了20世纪电子时代的帷幕。

①电子媒介一一电影的发展。电影作为传播媒介的新形式出现在19世纪末,但内容上它并不新鲜,它只不过是将传统的娱乐转移到了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上。

②电子媒介一一广播的诞生与媒介的国际化。广播的发明首先得益于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标准广播电台是美国匹兹堡的KDKA 电台。到1930年,无线电广播几乎遍及全世界。当代国际广播已发展成为遍及世界五大洲的发达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全球性庞大事业。

③电子媒介一一电视时代的开始。电视的出现是媒介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电视是科学发现与传播事业发展的结晶。二战后电视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④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 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3. 普通传播者与职业传播者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传播者可以分为普通传播者和职业传播者,二者的区别在于:

(1)普通传播者不专司传播,也不以传播谋生,因而也无需进行专门的训练与教育。他们可以自由地支配传播时间,灵活地运用传播方式,想传即传,想止即止,不受职业上的约束和控制。

(2)职业传播者专司传播,并以此得到物质上的利益和心理或精神上的满足,通常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与教育,有专门的职业道德和规范。

(3)社会愈是进步文明,公众对传播者职业角色的期望往往也愈高、愈严格。在这种情况下,角

色扮演者必须经过严格的职业教育,拥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才能成为为社会所接受的职业传播者。

二、论述题

4. 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试论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答案】(1)传播制度的含义

①传播制度是指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传播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反映,其内容是十分复杂的,它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②传播制度中既包括媒介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也包括媒介与社会群体以及广大受众的关系问题; 既包括言论出版的自由与权利问题,也包括言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问题。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2)传播制度对大众传播的制约和影响

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的制度性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是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这种控制的目的,是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a. 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规定所有制形式是政治控制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传播体制的前提。采用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主要取决于国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社会历史文化和传媒自身的性质也会对所有制形式的确立产生重要影响。

b. 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包括对传媒的创办进行审批、登记; 分配传播资源; 对媒介活动进行多方面的监督管理等。

c. 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限制或禁止的具体内容,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社会制度下是不同的,但一般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国家制度或意识形态有关的内容。

第二,国家安全及国防机密。

第三,名誉侵权和隐私侵权。

第四,淫秽和非法出版物。

第五,对公众利益和社会文明风气有害的其他内容。

d. 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国家和政府的控制并不都是限制性的,积极的指导和扶持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历史上,许多国家都为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过优惠政策,如降低印刷品邮费、对某些巫待发展的媒介行业实行免税制或津贴制等。

②各种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对传播媒介的控制。

a. 国家和政府对传播媒介的控制属于直接的制度控制,但从对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的角度而言,国家和政府的控制并不是唯一的控制,还存在着种种社会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由于这些控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