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686心理学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程序性记忆
【答案】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该类记忆需多次记忆方能获得,并且可无意识地被提取。
2. 婴儿的分离焦虑
【答案】婴儿的分离焦虑是指婴儿在与父母分离或面临分离的威胁等情况下,表现为恐惧、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反应。这种分离焦虑几乎与婴儿和主要抚养者依恋的建立同时发生。其产生与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应付情境的能力以及依恋关系的性质等因素有关。英国学者鲍尔比1973年研究认为,婴儿的分离焦虑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反抗阶段; 失望阶段; 超脱阶段。
3. 深度知觉(Depth perception )
【答案】深度知觉是指以视觉为基础,对自身所在空间,与自身周围空间中各事物之间关系综合了解的心理历程。包括立体知觉和距离知觉。人们不仅能够知觉物体的形状,而且能够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它是以视觉和触摸觉的联系为基础的。深度知觉比形状知觉和大小知觉更为复杂,它依赖许多深度线索。人们通过肌肉线索(生理线索)、单眼线索、双眼线索等来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
4. 组块
【答案】组块是心理学家米勒(Miller ,1956)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的概念,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
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短时记忆贮存系统一般接收
个单位的量。改变组块的容量可以增加记忆容量和效率。通过组块可以使人记住更多的知识内容。
5. 注意广度
【答案】注意广度指个体在一瞬间(
广度可用速示器测定。实验表明,在秒内)能清楚觉察或知觉到的对象数量。视觉注意秒内,成人一般能认清8个~9个黑色圆点,4个~6个没有联系的外文字母,3个~4个几何图形; 3个~4个没有内在联系的单个汉字,5个~6个内容联系的汉字。注意广度的扩大,有助于个体在同样时间内输入更多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6. 部分报告法(partial-report procedure )
【答案】部分报告法是测量感觉记忆的方法。Sperling 将全部的刺激项目排成3X4矩阵,刺
激以50ms 的时程呈现,在刺激消失的同时,某一信号随即出现,被试者根据约定信号的种类报告相应的刺激项目,再根据报告者的准确率计算被试者的记忆量。部分报告法运用了随机的原理,使报告分段进行,有效地控制了报告时滞引起的误差。
7. 意识
【答案】意识是人特有的一种心理反应形式,指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觉知以及对自身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中比的监控。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①意识是一种知觉。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②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宫能。意识对人的身心系统起整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③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水平和层次,从无意识
到意识,是一个连续体。
8. 视觉搜索
【答案】视觉搜索是指视觉系统对形的识别开始于对原始特征的分析与检测。这些原始特征包括点、线条、角度、朝向和运动等,对这些特征的检测是自动的,无需意识的努力。对图形的原始特征的分析,是由视觉系统的特征检测器来完成的。
二、单选题
9. 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学感觉范畴的是( )。
A. 某人去一个旅游景点旅游,对该景点感觉良好
B. 进到一个黑屋子中,眼睛感觉一片漆黑
C. 老李感觉小张是个有前途的青年
D. 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感觉像进了迷宫
【答案】B
【解析】B 项是指视觉的暗适应现象。进到黑屋子中,开始觉得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经过一段时间,眼睛开始能看清黑暗中的物体,说明视觉感受性提高了,这就是暗适应现象。
10.哈特普的研究表明,儿童的侵犯行为随年龄的增长会发生变化,其中表现出侵犯行为最多的是( )。
A.3岁儿童
B.4岁儿童
C.5岁儿童
D.6岁儿童
【答案】B
【解析】哈特普的研究表明:3~6岁的幼儿的侵犯行为随年龄增长,身体攻击4岁时达到顶点; 对受到进攻或生气的报复倾向,3岁时有明显增加。进攻的挑起者和侵犯形式也随年龄变化,身
体攻击减少,言语攻击增多,以争夺玩具为主转向人身攻击。
11.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下列现象不属于潜意识的是( )。
A. 梦
B. 注意
C. 口误
D. 笔误
【答案】B
【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导和集中,具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某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因此,注意不属于潜意识。
12.一个妇女一边织毛衣一边看电视,对此做出了较好解释的是( )。
A. 过滤器理论
B. 衰减理论
C. 多阶段选择理论
D. 认知资源理论
【答案】D
【解析】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认为,注意是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任务越复杂,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资源被完全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题目中的妇女对织毛衣非常熟悉,占用认知资源很少,所以可以分配更多的资源用来看电视。
13.将Z 分数转换成T 分数时,需要进行( )。
A. 正态化转换
B 非正态化转换
C 线性转换
D. 非线性转换
【答案】C
【解析】T 分数是从Z 分数经过转化而来的一种正态化的标准分数,公式为=l0Z+50,由公式可知本题正确答案是C
14.在实验研究中,排除法可用来控制额外变量,但也可能导致研究效度的降低。它可能降低的效度是( )。
A. 内部效度
B. 外部效度
C. 构思效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