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答案】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教育活动。它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和其他活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包括:接待幼儿入园,早操,教育活动(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等),间隙活动,自由游戏活动,进餐,睡眠,午点,离园,晚间活动和盟洗等。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使其成为有机的一个整体,让幼儿在自然的生活中身心健康地发展。

2. 幼儿园

【答案】幼儿园是我国学前儿童集体教育机构的名称,这一名称源于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名称的规定。我国幼儿园既区别于学校教育当中的各级教育机构,同时也不归属于那些以幼儿为对象的纯福利机构和慈善机构。我国当前幼儿园的年龄对象是3~6岁,其任务是对幼儿实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学制的基础阶段,幼儿园是公共育儿机构,具有社会福利性,而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

二、简答题

3. 简述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答案】幼儿教师应具备以下心理品质:

(1)教师有执着的事业心。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琐碎和平凡的同时情况又是复杂多变的,在这样艰巨的工作中,许多教师不免会出现烦躁情绪,这种情绪会传递给敏感的孩子,使他们感到焦虑不安,严重的甚至伤害到孩子的心灵,所以教师应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一颗执着的事业心。

(2)自信、自尊。自信和自尊是做好幼教工作的基础,幼儿教师自身充满自信、自尊的人格会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模仿榜样,使幼儿学习到这个良好的个性品质。

(3)意志坚强。孩子的心灵脆弱和敏感,教师要时刻保持开阔的心胸,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4)聪慧的认知能力。幼儿教师应该是心理聪敏,具备良好的认知有超敏捷的反应能力。

(5)乐于接受新事物的良好心态。教师应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改革。

(6)合作精神和能力。教育孩子的工作本身就需要相互合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能,齐心协力为幼儿提供一致的教育影响,从而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7)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个性品质。幼儿虽小,但也喜欢美好形象。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仪表和举止,举手投足和仪表穿着都要注意。

4. 简述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应注意的事项。

【答案】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是社会发展和幼儿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幼儿园教育有着深刻的意义。为更好地发挥两者合作的优势,在合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幼儿园与社区结合并不是要求幼儿园一定要在本职工作之外去搞子}么大型活动,参与社区的活动也并不一定是增加教师与幼儿负担的额外工作,幼儿园完全能将与社区结合的活动纳入到自己的教育内容中去,二者应当、也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2)与社区结合的活动一旦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之中,将大大扩展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3)与社区结合的活动不仅仅对幼儿德育、社会性发展等方面有重大意义,在幼儿智力、科学素质、分析和解诀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上也有独特的作用。

(4)是否能开展与社区结合的活动,社区环境条件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教师能否敏锐地抓住问题,发现有教育价值的事情或现象,并有效地加以利用。同时,与社区结合可以贯穿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

幼儿园与社区的结合是一个新的课题,如何结合还缺乏经验。所以在结合过程中,幼儿园要注意以上几点,使两者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合作的效度。

5. 简述陶行知对幼稚园教师提出的要求。

【答案】陶行知对幼稚园教师提出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奉献精神。陶行知认为奉献精神是一切教师的灵魂。它是决定教师事业的内部因素,教师也只有拥有了奉献精神才会热爱儿童、热爱教育事业。

(2)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陶行知认为,教师为教,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求真就是追求真理,用做真人。

(3)以身作则,自化化人的精神。陶行知认为,教师为教,要“以身作则”,为儿童起到榜样的作用。

(4)不断开拓,勇于创造的精神。陶行知认为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勇于开拓,勇于创新。他指责那些保守、落后、不知进取的教师“天天卖旧货”、“依样画葫芦”。

三、论述题

6. 近日,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刘延东同志指出,发展学前教育事关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是促进人终身发展的奠基工程。请你谈一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答案】学前教育是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既包括家庭中的学前教育也包括学前教育机构中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其他各个阶段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不管是对儿童、家庭、社会都有其各自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1)学前教育对个人的意义:

①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

胎教是专门针对孕产妇及胎儿,保证胎儿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孕产妇顺利渡过孕产期所采取的一类特殊教育。在孕育期,胎儿的大脑功能听力感觉等均获得初步发展,大量研究表明,合理

的饮食、美妙的胎教音乐、孕妇良好的行为举止、乐观的精神状态都有利于胎儿的成长。

②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a. 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

学前期是一个人认知能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人的整个认知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与持续性。2岁以前儿童尚处于“运动感觉阶段”,通过,获取动作逻辑,逐渐发展出事物间的次序、维度、因果性等知识。此阶段队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极大地影响着后续2~7岁之间的“前运算阶段”,并持续影响且决定了在日后社会性、人格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b. 影响儿童人格品质的发展

作为个人素质的核心体现,人格品质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学前期是起始阶段,更是关键时期。在人的发展中,人格组合的形成具有不同的阶段,整个形成过程始于儿童期,并环环相扣。学龄前是人的性格、态度、习惯、情感等因素基本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儿童养成诚实谦让、友爱、分享、合作、互助、责任感等良好人格品质的关键期。

③影响儿童的体格发展

学前教育不光对儿童的性格发展有很大作用,同时对儿童的体格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健康教育是学前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通过适合儿童的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掌握必要的安全与自我保护知识等。

(2)学前教育对家庭的意义:

①学前教育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家庭的和谐发展。

②家庭教育对幼儿的个人发展很重要,但却普遍缺乏针对性。而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学前教育可以纠正、弥补家庭学前教育的诸多不足。

(3)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意义:

①学前教育能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②学前教育作为我国系统学制教育的第一环节,其成效直接影响着后续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乃至个人的终身发展。

③良好的学前教育能使儿童在心理和生理上做好扎实的入学准备,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让人学后的儿童在身体、情感、适应性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实现由学前向小学的顺利过渡。

④教育对于人的一生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影响,作为终身教育的开端,学前教育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 试述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答案】我国幼儿园小班幼儿年龄一般为3~4周岁,就总体而言,小班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具有以下特点:

(1)动作迅速发展

迈入3岁这个年龄阶段,幼儿身体组织结构和器官的功能都有所增强,幼儿的动作有了较大的进展,基本掌握了走、跑、跳、爬、攀登等动作技能,并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游戏活动中发展起运动能力,学会了更为复杂的动作技能。但是小班幼儿动作仍然不够协调和平稳,大肌肉动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