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艺术(专业学位)614专业基础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鱼形图案
【答案】图中鱼纹或舒展平泳,或俯冲疾下,或相对背向地屈身蹦腾或回旋、蹦跃等姿态,构图活泼,堪称原始绘画的佳作。
2. 缂丝
【答案】又叫“克丝”或“刻丝”,制作方法是“通经断纬”,先挂好经线,然后将许多不同颜色的纬线根据图样用小梭子缀织上去,交接处留空,似有雕镂的痕迹,花纹两面相同,极其精巧,但费工费时。
3. 影青
【答案】宋元称“青白瓷”,釉色白中泛青。器物多带刻花、划花、印花等装饰,大量烧造于宋元时南方,景德镇的产品最具代表性。
4. 妆花
【答案】“妆花”是一种多彩的丝织品,分段换色提花,配色考究,色彩异常丰富,花头大而醒目,有“走马看妆花”之说。
5. 景德镇窑
【答案】自唐以来烧制青瓷。影青器最突出,影青是在釉厚处或花纹凹陷处呈淡青色,影青又称“映青”,“隐青”,“罩青”。装饰方法刻花,划花,印花,贴花。常见花纹有牡丹,莲,芙蓉,梅,卷草,凤,鱼,鸭,婴戏。造型上常作成瓜棱,花瓣等象生形。
6. “锦上添花”锦
【答案】新疆阿斯塔那曾发现一件晕提花锦裙,用黄、白、绿、粉红、茶褐五色经线织成,还在彩条上用细纬线织出金黄色的蒂形小团花,被称为“锦上添花”锦,这是一件精美的作品。
7. 鼎
【答案】鼎是煮肉食的器物。一般是圆体,三足,双耳。鼎的造型的变化,反映着不同的时代特征。鼎在古代除了是一种实用品,还是权力的象征。用鼎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例如天子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一或三鼎,而普通人则不能用。司母戊鼎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
8. 彩陶
【答案】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艺术形式,它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窖烧制,在橙红色的陶胚上呈现出用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绘制的几何图形、花卉、动物纹样等美丽图案,形成的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以仰韶文化(例“人面鱼纹彩陶盆”)与马家窑文化(例“舞蹈纹彩陶盆”)的彩陶艺术最为杰出。
二、填空题
9. 汉代铜灯的形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豆形灯;雁足灯;人形灯;兽首形
10.北宋五大名窑指的是定窑、_____窑、官窑、_____窑和哥窑。
【答案】汝;均
11.战国的织锦花纹中的菱形纹,以_____方式四方连续的排列。
【答案】散点
12.磁州窑的刻划花装饰技法中,最有代表性的是_____。
【答案】剔刻画、剔刻填花
13.宋代南方的_____、______是著名的黑瓷产地。
【答案】建窑;吉州窑
14._____是最早的具有实用意义的一种装饰。
【答案】图腾
15.属于马厂型彩陶的有_____。
【答案】裸体人像彩陶壶、回形纹罐
16.新中国成立后染织工艺的主要品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他染织工艺。
【答案】丝绸;印染;化学纤维和混纺织品;刺绣;地毯
17.明代陶瓷品种除青花外,还有_____和_____。
【答案】斗彩、五彩
18.太平天国提出了“_____”的工艺观,在创作上,要求“以有用之物为宝”,“精奇利便”,“以坚固轻便捷巧为妙”; 对于服饰,要求“中国有中国之形象,中国有中国之衣冠”等。
【答案】益民
三、简答题
19.简述新中国成立后陶瓷发展的原因。
【答案】(1)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手工操作己逐步为机械所代替,成型、施釉、装饰等生产过程,已大部分实现机械化; 印花薄膜,电子喷花等新技术正在应用; 单功位和多功位的陶瓷生产自动流水线正逐步建立。无匣钵烧制、辊道窑、多孔隧道窑,以及快速烧成等先进生产方法也正试成投产。
(2)制瓷新技术的研发
新技术使瓷质的洁白度和光洁度大大提高,花色品种不断增加。就白瓷来说,就有素白、牙白、白玉等多种。一些久已失传的珍贵色釉恢复了生产,新的釉色不断出现。近年来发展的结晶釉,更是别具一格。
20.简述商周两代青铜器有何异同点?
【答案】(1)商代主要采用饕餮纹和兽面纹,还有回纹、象纹、鱼纹、鸟纹、蝉纹、蚕纹等。一般运用主纹和地纹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即以兽面纹为主题,回纹为陪衬,形成主次效果。图案组织多采用单独纹样,并用对称式显示出威严的艺术气氛。此种格式也与合格的制作技法相适应。
(2)周代的装饰饕餮纹已居于次要地位,多用窃曲纹、环带纹、重环纹等组成的二方连续形式,地纹减少或无地纹,具有质朴和韵律美。
(3)特点:商代青铜器多用于祭祀或酒具,而周代则多用作礼器或纪念的用品,故多出现长篇铭文,比如歌颂周王美德或贵族功绩赏赐或交换、婚嫁、诉讼等记事祭祀类。
21.简述宋代工艺美术风格特色出现的原因。
【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的政治、经济,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哲学、文学思想,影响着工艺美术的审美要求和创作思潮。我们从社会的、哲学的、文学的领域来探索形成这种工艺美术特色的原因。
(1)社会方面
宋代由于执行了“安内虚外”、“重文抑武”的政策,对于北方的辽、金、西夏等贵族统治者的不断侵扰,采取了忍辱苟安的对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软弱的朝代。因此,反映在工艺美术风格上,它缺乏宏博华丽的雄伟气魄。
(2)哲学领域
理学占据了统治地位。其核心思想是“存天理,灭人欲”。认为旧秩所体现的“天理”是永恒不变的。而讲求经济事业,要求生活条件则是属于邪恶的“人欲”,是伤天害理的。理学家所提出的“言理而不言情”,都是与工艺美术的社会任务和要求背道而驰的。因而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下艺美术的风格。
(3)文学领域
除了宋代初期西昆体的淫辞丽藻,婉约浮华的作风外,要求的是平淡自如,条达疏畅的目标。宋真宗的下诏起到了打击西昆体流弊的作用。与此同时,欧阳修等所提倡的诗文革新运动,并通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