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设计学614专业基础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黑陶

【答案】存在于黄河中下游和渤海湾地区。于1928年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故名为龙山文化。特点:黑如漆、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黑陶与彩陶相比,采用轮制等技术,造型更复杂精致,表现出挺拔的的阳刚之美。典型器型有高足杯。

2. 窑变

【答案】属原始青瓷系统,由于有料中含有铜元素,经还原焰烧制而呈现绿或紫红斑,使在青瓷上打破一色釉的单调,形成了对比妍丽的艺术风格,这是陶瓷工人的一大贡献。

3. 铜胎掐丝珐琅

【答案】铜胎掐丝珐琅是用铜作胎,掐铜丝勾画轮廓,然后填点各色珐琅彩釉烧成,简称“珐琅”,俗称“珐蓝”。因它盛行于明代景泰年间,而且通常都以翠蓝釉为底色,故又称作“景泰蓝”。

4. 觚

【答案】觚是饮酒器。觚的形状细长,底宽,腰细,侈口成喇叭花状,造形十分优美。觚形在商代早期是矮而粗,商代晚期变为高而细。

5. 施釉

【答案】施釉是玻璃工艺最普遍的一种装饰方法,它是在玻璃上施以各种低熔点的色釉,烧制而成。常用的方法有印花、贴花、喷花等多种。近年来,还创造了感光印花、喷漆薄膜印花以及电子喷花等新技术以及腐蚀、拉丝等多种加工方法。

6. 官窑

【答案】在汝窑影响下产生的,在大观、政和年间建于汴京,窑址迄今未发现。宋室南渡后,在杭州凤凰山下设立官窑,又称修内司窑或内窑,在郊坛下设的新窑,称为郊坛下官窑。宋代官窑的釉色以粉青为代表,紫口铁足,往往有蟹爪纹等开片。

7. 人面彩陶瓶

【答案】瓶高31.8厘米,细泥红陶质。瓶口塑成人头形,脸型若瓜子状; 五官均匀,法师清晰,鼻翼微鼓,颇具生气。器身以优美的弧线作轮廓,器腹用黑彩绘出份列具有庙底沟类型纹饰特征之图案饰带。全器伫立的女童。现藏甘肃博物馆。

8. 釉陶

【答案】釉陶是指低温铅釉表面有釉的陶器,胎质教坚硬,胎作灰白色,表面有一层灰白或青黄色的透明釉,火候高达千度左右,叩之有金石声,不易吸水,接近瓷器,因此也称原始瓷器。东汉是釉陶最发达的时期,釉陶器的种类有壶、樽、罐、洗、博山炉、瓶等,还有坞壁建筑模型和俑人、猴、鸭、狗、鸡等陶塑; 此外,新出现了黑色釉。

二、填空题

9. 汉代瓦当中最常见的图案式_____。

【答案】四神

10.代表奴隶社会工艺最高水平的是_____工艺。

【答案】青铜

11.彩陶工艺以_____取胜,而黑陶以_____见长。

【答案】装饰;造型

12.太平天国设立了从事专业生产的“_____”,按军制编组。有土营(建筑)、木营(木工艺)、金匠营(金银工艺)、织营〔染织工艺)、绣锦营(刺绣工艺)、镌刻营(雕刻工艺)等。

【答案】诸匠营

13.清代新创的彩瓷是_____和_____。

【答案】粉彩;珐琅彩

14.商代,_____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为祭祀母亲而铸造,重875公斤,高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8厘米。

【答案】司母毋鼎

15.织工艺以“三边”_____、_____、_____最著名,毛皮是这里的传统产品。

【答案】陕西定边;靖边;安边

16.明代陶瓷品种除青花外,还有_____和_____。

【答案】斗彩、五彩

17.花瓷是_____彩瓷,始创于_____代。

【答案】釉上彩;元代

18.周代的玉器,主要作为_____使用,体现周代的等级名分制度。

【答案】礼器

三、简答题

19.简述明代家具发展的原因。

【答案】(1)园林建筑的兴起。家具作为室内陈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需要相应地发展。

(2)木材的丰富

明代自郑和七下西洋后,我国和东南亚各国的交往更加密切,在热带成长的花梨、红木、紫檀等材料,得到了较充裕的供应,为家具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3)木工具的提高。

20.简述漆器的特点。

【答案】(1)体态轻便,便于使用;

(2)光泽美观;

(3)装饰自由,不受太多局限,可获得较理想的艺术效果;

(4)具有防腐防潮的物理性能。

21.简述青瓷的装饰方法。

【答案】(1)压印——是用刻花的印模在瓷坯未干时印压出各种装饰花纹,如同盖图章一样。

(2)刻花——是用一种较硬的工具在瓷坯上刻画出各种装饰线纹。

(3)堆贴——是用瓷泥捏塑成各种物象,贴饰在瓷坯上,使形成浮雕的效果。

(4)塑饰——是用瓷泥捏塑成各种物象,装饰在瓷坯上,具有立体效果。

(5)雕镂——此种装饰方法多运用在各种瓷炉上,在瓷坯上雕成透空的圆孔、二角孔等。

(6)釉彩——是指用不同的色釉在瓷上加彩,这是瓷上彩釉装饰的先声。

22.简述编织工艺的特点。

【答案】(1)就地取材

无论是漫山遍野的竹、藤、棕、草,还是农业副产品如麦科、玉米皮等,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科学的发展,还提供了人造纤维、塑料等新的编织材料。

(2)价廉物美

劳动人民用精巧的手艺,将普通的材料制成适用而又美观的生活用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3)广泛的技术力量

在许多传统的编织工艺地区,妇女儿童们都娴熟编织手艺,是一支重要的生产力量,编织工艺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4)浓厚的民间工艺特色

编织工艺是由劳动人民自行设计、自己制作的。它充分运用材料的天然色泽,发展了编织的各种方法,也体现了劳动人民朴质、简洁、大方的审美要求和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