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湘潭大学商学院813计量经济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下列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 经济本变量大多存在共同变化趋势 B. 模型中大量采用滞后变量

C. 由于认识上的局限使得选择变量不当 D. 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相关 【答案】D

【解析】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原因包括:①经济变量的内在联系,这是产生多重共线性的根本原因; ②解释变量中含有滞后变量; ③经济变量变化趋势的“共向性”。D 项,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相关产生的是随机解释变量问题,包括同期相关和同期无关异期相关两种情况。

2. 在模型中,如果遗漏了重要的解释变量,且被遗漏变量与包含的解释变量相关,则参数最小二乘估计量( )。 A. 有偏的、一致估计量 B. 无偏的、非一致估计量 C. 无偏的、一致估计量 D. 有偏的、非一致估计量 【答案】D

【解析】如果漏掉的变量与解释变量相关,在小样本下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是有偏的,在大样本下是非一致 的; 如果漏掉的变量与解释变量不相关,则该解释变量的参数估计满足无偏性与一致性。

3. 在一个包含4个方程、8个变量的结构式模型中,如果第4个结构式方程包含3个变量,则该方程的识 别性为( )。 A. 不可识别 B. 恰好识别 C. 过度识别 D. 无法确定 【答案】D

【解析】模型系统中其他方程或所有方程的任意线性组合所构成的新的方程都不再具有该结构方程的统计形 式,那么,此结构方程是可以识别的。结构方程包含变量的多少无法成为其是否可以识别的一个条件。

4. 下列关于异方差性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图示法可以精确断定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性 B.G-Q 检验需要对样本进行排序 C.G-Q 检验不需要对样本进行排序 D. 怀特检验需要对样本进行排序 【答案】B

【解析】异方差性的检验方法有:图示法、帕克检验与戈里瑟检验、G-Q 检验和怀特检验等。图示法只能进行大概的判断; 帕克检验与戈里瑟检验需要选择不同的解释变量,进行多次反复试验; G-Q 检验克服了帕克检验与戈里瑟检验中存在的困难,但需要对样本进行排序,并且只能对异方差为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的情况进行检验; 怀特检验则不需要排序,并且能对任何形式的异方差进行检验。

5. 设样本回归模型为

,用最大似然法确定,则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在满足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的条件下,最大似然法的参数估计量可以写成:

那么

6. 对于模型,当存在异方差、序列相关时,都会对参数估计量的方差产生影响,但是这两种情形下,参数估计量仍具有( )。 A. 无偏性 B. 有效性 C. 渐近有效性 D. 一致性 【答案】A

【解析】当存在异方差时,参数估计量仍具有无偏性和线性性,但不具有有效性; 当存在序列相关时,参数估计量仍存在无偏性。

7. 设Y 表示实际观测值,

【答案】C

【解析】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时,可以得到正规方程

,由此可得:

,那么

表示OLS 回归估计值,则( )。

8. 对于联立方程模型结构方程的估计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 狭义的工具变量法可以应用于过度识别的方程 B. 间接最小二乘估计可以应用于过度识别的方程

C. 对于恰好识别的方程,可以用狭义的工具变量法、间接最小二乘法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

D. 对于过度识别的方程,可以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 【答案】C

【解析】对于恰好识别的方程,可以用狭义的工具变量法、间接最小二乘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 而对于过度识别方程,只能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