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

【答案】(1)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有以下三种

①成瘾行为

当前,在青少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的成瘾现象主要有吸烟和饮酒成瘾、游戏成瘾以及网络成瘾等。

②内部失调

内部失调指的是由青春期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以及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产生困扰、绝望、悲观等消极的情绪从而导致内部心理问题的产生。

③外部失调

外部失调指的是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一致认为,青少年的违法行为要比其他年龄阶段更普遍。

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从青少年早期开始逐级增长,严重的暴力犯罪和财物犯罪在青春期都有所增长,到青少年中、晚期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到了青年早期有所下降,成年早期才有少许下降。

(2)避免这些问题产生的措施

①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对人的心理发展影响甚大,因为家庭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思想倾向、文化素质、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气氛等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长远的作用,只有民主和谐的家庭才会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②树立平等积极的学校教育理念。青少年学生的向师性很强,教师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同时,学校的环境风气、课堂教学、校园活动无不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学校教育将影响他们的一生,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③加强社会因素的积极导向作用。社会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指个人的经历、遭遇、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等可造成心理挫折,尤其是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往往经受不住过于强烈的意外打击而形成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是指社会活动、文化活动、人际关系、习俗风尚等对人影响。家长和教师要注意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受挫折意识,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时在全社会建立健康的主流文化意识,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健康的社会活动,完善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

④加强解决青少年自身的矛盾,尤其是生理和心理的急剧变化所产生的矛盾。近年来处于青春期前后的青少年性发育、性成熟普遍提前,青春期延长,但性心理成熟却较之呈现滞后状态,面临生理心理矛盾冲突的急剧发展,出现了许多心理障碍,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断乳期”、“第二反抗期”。家长和教师要积极和他们沟通,让青少年学会正确处理生理和心理的不和谐,引导他

们寻找合理的发泄途径,让他们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

2. 请简述新皮亚杰主义的发展。

【答案】皮亚杰的理论产生于20年代,到50年代已完全成熟,并风行于全世界。很多儿童心理学工作者对皮亚杰理论进行了研宄,并对他的实验进行了重复性的检验,使得皮亚杰理论有了新的进展。促使皮亚杰理论获得新的进展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有三个,这三个均可成为新皮亚杰主义。

(1)对皮亚杰的研宄方法和研宄结果进行修订

目前,西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个新趋势,就是对皮亚杰儿童发展阶段理论的两种质疑,主要表现在:

①近年来,在西方认知发展心理学的研宄中,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以皮亚杰的年龄阶段论所描述的那种“全或无”的形式进行的,而是许多重要的认知能力在儿童十分年幼时就已经存在,只是程度有限,这些能力将随着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增长,一直发展到成年期。

②提出成人思维发展的模式。威廉•佩里等人,对皮亚杰的将15岁定为思维成熟期的理论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15岁不一定是思维发展的成熟年龄,形式运算思维也不是思维发展的最后阶段。佩里把大学生的思维概括为三种水平:二元论水平;相对论水平;约定性水平。里格明确地提出辩证运算是思维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此阶段正是成人思维发展的特征。

上述两种观点的提出者都表示自己是新皮亚杰主义者,但是他们在思维发展的模式上却和皮亚杰的学说有着不同的看法。

(2)信息加工理论与皮亚杰理论相结合

信息加工论者对皮亚杰的理论,大体有两种态度:

,即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之所以与成人不同,只是由于知识和经验的①“非发展理论”

贮存不够,如果够了,就与成人的认知能力没有本质的区别。

,即认为应当把皮亚杰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结合起来,研宄儿童智力的发展。 ②“发展论”

近年来,皮亚杰理论不仅在理论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而且在实践领域,特别是在教育实践领域也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3)日内瓦学派本身的变革

这种发展是在保持皮亚杰理论的基础框架或模式的前提下,调整了研宄的方向,扩大了研宄的范围和课题。其表现是:补充和修正皮亚杰的某些观点;从广度和深度上充实并提高了皮亚杰理论;为皮亚杰理论加进某些新的成份。但日内瓦新皮亚杰学派还在形成中,没有一个明确的体系。

日内瓦新皮亚杰学派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①恢复了日内瓦大学重视教育研究的传统。与皮亚杰相比,他们更多地从社会认知或发生社会学的观点来阐释个体智力的社会发展。

②不仅追求心理学理论研宄的科学价值,更重视应用的研宄。不赞成在心理学中只是抽象地

研宄心和物、心和身、感觉和思维等这些对立命题的关系,而是主张综合地、全面地研宄这些对立命题之间在实际上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③不赞成只研究认知的发展,而要求把儿童心理发展当作一个整体来研宄。除了认知,还有情绪、自我意识、人格发展等。

④试图创设几个变量相互作用的情境,给儿童提供分析、抽取、鉴别客体属性的机会,从而强调被试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

⑤注意采用现代技术(电子计算机、微电脑等)来对皮亚杰研宄中未包括的方向进行新的探索。

3. 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结合思维发展的经典研宄加以阐述。

【答案】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和随意性初步发展,具体如下:

(1)记忆的发展

幼儿的信息储存容量比婴儿增大,对信息的接收和编码方式也在不断改进,记忆的策略和元记忆初步形成,具体表现是:

①记忆容量的增加,一般认为,儿童的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増加。

由于短时记忆在记忆理论和生活实践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所以关于记忆容量发展的研宄主要集中于短时记忆容量的发展上。

②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幼儿初期的儿童无意识记占优势。凡是儿童感兴趣的、印象鲜明、强烈的事物就容易记住,让记忆服从于一定目的还有困难。

③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发展

幼儿初期儿童的记忆还带有很大的直观形象性,而词的逻辑识记的能力还很差。随着语言的发展,儿童的语词记忆也在发展,但在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仍占主要地位。

④自传式记忆的发展

自传式记忆是指对个人特别重要的经历的回忆。

儿童对新异事件的自传式记忆常常是相当好的。在3岁或4岁时参观过迪斯尼乐园的儿童,甚至在18个月之后,还记得许多发生于这次旅程的事件。

⑤记忆策略和元记忆逐渐形成

记忆策略是人们为有效地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个体的记忆策略是不断发展的。

(2)思维的发展

①幼儿思维的特点

a.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主要特点

b. 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c. 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②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的研宄

,这是儿童克服各种心理皮亚杰“三座山测验”认为2〜7岁儿童的思维属于“前运算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