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大学人文地理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分析说明环境感觉、环境知觉和环境认知的关系。

【答案】(1)环境知觉和环境感觉都是对地理环境作用于人们的分析器官所引起的认识过程 ①环境感觉只是反映地理环境的个别属性

②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反映地理环境的总体属性以及个别属性之间的相互联系。

(2)环境感觉是环境知觉的基础

环境知觉是各种环境感觉相互联系和有机结合的产物。不同的人对地理环境的知觉程度存在着差异,这决定与人们对地理环境信息的获取和利用,主要同个人的认识属性、获取信息的环境性质以及个人在环境获得信息的方式等因素有关。

(3)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后大脑的认识

环境认知是人们对地理环境再现的一种形态,当人们对以前识记的地理环境再度感知的时候,觉得熟悉,仍能认识,从而经过进一步分析思考后能够作出知觉判断。

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的基础上建立的,强调以往感知过的环境刺激再现大脑的再认识。知觉和认知具有互相发现和补充的机制。

2. 简述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答案】(1)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结构

①经济区系统

经济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旱出现的经济地域组织形式,世界各国各地区现已形成不同等级的经济区系统。

a. 经济区主要标志:

经济地域专门化与区内经济的协作为。

b. 经济区的影响因素:

中心城市的经济吸引与扩散作用,对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交通运输网络成为区内外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c. 经济区形成的意义:

经济区及其他地域系统在促进劳动地域分工的深化,加强地域专门化与协作,发展市场经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②经济地带系统

a. 经济地带系统产生原因:

经济地带系统是由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而产生的。

b. 经济地带系统特点:

经济地带系统特点主要表现在大的地域范围内经济呈现带状分布和地带间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梯度差异的特点。

c. 经济地带系统形成的意义:

经济地带反映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逐步推进的趋势,也是工业生产不断集中和逐渐分散的必然结果。

③城市地域系统

a. 城市地域系统产生原因:

城市地域系统也是世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产物。

b. 城市地域系统分布特点:

第一,城市分布往往直接受产业分布的影响,并表现出有规律的地域组合特点。

第二,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城市带、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市,以及不同等级的城市,组成统一的城市地域系统。

第三,小同等级与类别的城市,完成小同的职能,成为小同地域的经济核心。

c. 城市地域系统形成的意义:

城市地域系统在促使区域经济综合发展,协调城乡的经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特点

①经济地域形成发展的客观性

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有其客观规律,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都共同遵循着经济地域运动规律。人们只能遵循客观规律去认识与划分业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经济地域,去推动经济地域尽快地发展,而不能主观地随意划分经济地域。

②经济地域物质内容的综合性

任何经济地域都是综合性的经济地域,而不是单一的经济地域。它们在一定地域上进行组合,形成地域经济综合体。

③地域经济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的一致性

在劳动地域分工规律的作用下,每个经济地域都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形成一个或多个主要专门化部门。此外,还要发展一些为专门化部门服务的辅助性产业部门以及为当地居民生活服务的自给性产业部门,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得到综合发展。

④经济地域体系结构的多元性与多层次性

经济区系统只是经济地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包括经济地带系统、城市地域系统、规划区系统,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地域系统,而且,每个系统又包括多个层次,但各系统、各层次的地理界线,相互间可能相吻合,也可能不一致并相互交错。

⑤经济地域运动的规律性

所有的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即地域运动)都是有规律的,生产力是经济地域形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劳动地域分工的不断发展是形成经济地域的直接原因。这两者是经济地域形成、发

展(即经济地域运动)的主要规律和基本规律。

3. 旅游活动的基本经济规律是有哪些?

【答案】旅游经济活动包括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收入与分配、旅游投资与决策等活动,各种旅游经济活动均有各自独特的经济规律,以旅游需求规律为例,介绍其基本的经济规律。

(1)旅游需求曲线的左倾规律

这一规律是指在旅游者可自由支配收入、余暇时间、心理倾向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旅游需求是与旅游产品的价格呈反比。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上升。

(2)旅游需求临界点加速规律

旅游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过程中具有若干个临界点,每一个临界点的突破,都将使数量大大增加。因此,需求曲线倾斜的速度具有加速度的性质。收入的高低与人数的多少是成反比例的。

(3)旅游需求曲线的平移规律根据影响旅游需求的基本要素,当旅游产品价格不变时,由于可支配收入、旅游偏好、闲暇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所引起的旅游需求量变化,称旅游需求的平移规律。

(4)旅游需求的弹性规律

旅游需求的弹性规律包括旅游需求的价格弹性规律及收入弹性规律。

①旅游价格弹性是指旅游需求量对旅游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而奢侈品或高价商品价格弹性较大,旅游产品就属于这一类。

②旅游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一个特定收入百分比的变化引起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由于收入增加或减少,引起需求量增加或减少。

(5)旅游需求的替代量换规律

旅游需求的替代量换规律是指这一旅游产品价格发生变化时对另一旅游产品需求的影响程度和置换的可能性。发生替代与置换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产生可替代的现象,即两种产品均能满足相同的欲望。

②辅助性的产品,即两种产品必须相互使用,才能产生最大效果。

③无关的产品,任何一种产品价格产生变化,不至影响到其他产品需求量的变动。

(6)旅游需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理论是指消费者在消费物品时,每一单位物品对消费者的效用是不同的,它们呈递减关系。

4.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答案】工业布局是工业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工业分布的形成与发展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是一系列自然、技术、社会经济等多种客观条件综合影响的产物。这些条件的制约是相对的,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些条件的地位也会发生变化,使工业布局呈现新的面貌。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大体有以下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