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713传播历史与理论之《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法兰克福学派

【答案】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是欧洲批判学派的理论渊源之一,其最初起源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社会研究所”。这一学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危机和现代西方文明,代表人物包括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哈贝马斯等。

法兰克福学派的基本学说由以下判断构成:(1)批判实证卞义,声称社会科学是一种虚伪意识,并不强调经验的资料收集工作。(2)批判马克思主义,因为它没有完全摆脱实证主义。(3)批判社会,因为社会具有引导个体对其状况采取虚假接受的态度的非理性因素。

在信息传播和社会的问题上,法兰克福学派展示了大众文化的剥削性质。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文化工业剥削大众就像资本家所做的一样,根据能吸引大众并同时美化和宣传资本主义文化的标准化公式来出版和广播产品,资本主义的运作方式和技术的革新造成了人类的异化,奴役了人的思想,使公众丧失他们批判和抗争性的思想路线。

2. 网络成瘾

【答案】网络成瘾,即网瘾。网瘾症又称上网成瘾综合征,其表征是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控; 行为乖张并伴随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身心病态; 在网欲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精神空虚、心情暴躁甚至会有暴力倾向等。网瘾症有五种类型: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信息超载成瘾、网络游戏成瘾和网络视听成瘾。同时,网瘾症也会带来多种心理危害,包括以虚拟代替现实的交往方式错位,长时间沉溺网络所形成的孤僻、冷漠、不合群、无责任感等人格和人性的异化,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的多重人格和自我迷失,道德的失范和社会功能的退化,技术崇拜等。

3. 潜网

【答案】潜网理论是控制研究的重要理论,是指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的词来概括就是潜网。。如刚踏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无所顾忌、敢作敢为,但最终会变得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将自己逐渐融入那张潜网。这张潜网便是布里德所说的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潜网一方面可以确保媒介组织的传授意向顺利贯彻下去,另一方面还防止不懂规矩的新来者对媒介组织既定行现的干扰。

布里德认为潜网存在的原因是社会的主要问题就是维护秩序和增强凝聚力,尤其是保持价值体系的一致。暗存在媒介中的这种控制网络是特定社会环境中更大范围的社会控制体系的折射。

4. 刺激一反应理论

【答案】刺激一反应理论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早期理论之一,认为大众媒介发出的信息能轻而

易举让观众接受,这种理论被形象地称之为“枪弹理论”或“皮下注射理论”。“刺激一反应”机制和媒介效果强大的信念是该理论形成的基础。早期的传播学者认为,受众在“刺激一反应理论”机制作用下任凭传播内容摆布,只要把价值、思想与信息直接“注射”到每个被动的、原子式的受众个体身上,便可产生一种直接的、不经任何中介环节的效果,因此,媒介效果的实现完全取决于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大众媒介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5. 议程设置理论

【答案】美国传播学家M.E 麦库姆斯和D.L. 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即《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最早提出“议程设置理论”。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大众传媒的有利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重要的作用。“议程设置理论”中所包含的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把西方主流传播学长期以来力图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一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人们面前。

二、简答题

6. 试比较大众(maser 、公众(thepublic 、人群(crowd )和群体(group )几个概念。

【答案】(1)大众是伴随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一个特定概念。这种理论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进入大众社会的一个分界点。在这个时代,作为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过去的那种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己被打破,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即所谓“大众”Cmass )。大众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与既有的群体形态相比,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

(2)公众(public )主要是一个政治概念。公众虽然规模很大而且分布范围广,但这个概念一般是指社会上围绕共同关心的公共事务或问题,通过公开、合理的讨论而形成的能动的社会群体,他们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其行为是有理性的。因此,卢梭曾把公众称为民主政治的基础,认为公众的意志一一“公意”代表了共同体的最高意志,它是“不可摧毁的”。

(3)人群通常指无组织和无秩序的个人的集合。人群在数量上一般多于群体。

(4)群体的含义是l 一分广泛的。日本社会学家岩原勉认为,群体是指“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在这个定义下,群体是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家庭、朋友、近邻街坊、娱乐伙伴等初级群体,也包括具有某种共同社会属性的间接社会集合体,如性别、年龄层、职业、阶层等; 既包括联系松散、自发形成的社会群体,也包括存在着制度化的严密分工和严格纪律的职能群体(组织),如政党、军队、团体、企业等。

7. 简述概略理论的内容、运用及其意义。

【答案】(1)内容

概略是一种认知结构,它由组织有序的有关情境和个人的知识构成,这些知识是从过去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