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639体育学基础综合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内环境稳态
【答案】内环境稳态是指在全身循环流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表现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发生变动,
例如体温维持在
左右,血糖平衡等。
2. 渗透压
【答案】渗透压,又称渗透吸水力,是指溶液促使膜外水分子向内渗透的力量,也就是溶液増大的压强,其数值相当于阻止水向膜内扩散的压强。渗透压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
3. 最大重复次数
【答案】最大重复次数是指肌肉收缩所能克服某一负荷的最大次数。常用最大重复次数
来表示力量训练的负荷强度。
4. 肺泡通气量
【答案】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在呼吸过程中,每次吸人的气体中,留在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呼吸道内的气体是不能进行交换的,这一部分空腔为解剖无效腔。从气体交换的角度来考虑,真正有效的通气量是肺泡通气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
5. 脑电图
【答案】脑电图是指通过精密的电子仪器,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形,是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包括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和视频脑电图。临床上常用脑电图进行大脑功能变化的检查和疾病的诊断。
6. 体适能
【答案】体适能是指在应付日常工作之佘,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倦,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体适能由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组成。
,血衆pH
维持在
7. 正反馈
【答案】正反馈是指在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能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活动的反馈。正反馈使输出起到与输入相似的作用,使系统偏差不断增大,使系统振荡,可以放大控制作用。
8. 体液
【答案】体液是指人体内的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物质,约占体重的
血液中的血浆(约占体重的5%)和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间隙的组织液等。
9. 单收缩
【答案】单收缩是指肌肉接受一次短促的刺激时,产生一次动作电位,紧接着进行的一次收缩。单收缩的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10.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
【答案】(1)赛前状态是指在比赛前或运动前,人体各器官,系统会产生一系列机能变化。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分为四种:赛前过分激动、赛前淡漠、赛前盲目自信和赛前战斗准备状态。
(2)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训练和比赛前为提高身体机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专门的身体练习。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为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水平,使中枢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协同调控全身各脏器机能活动,以适应机体承受大负荷强度刺激的需要;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机能,使肺通气量、摄氧量和心输出量增加,有利于提
高工作肌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氧离曲线右移,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有利于氧供应。 其中,存在于细胞内部,称为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外部的液体,称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存在于
二、简答题
11.简述下丘脑与腺垂体在结构和机能上的联系。
【答案】(1)下丘脑与腺垂体的概念
①下丘脑
下丘脑位于大脑腹面、丘脑的下方,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分视上部、结节部、乳头部。
②腺垂体
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是脑基底部靠近视丘下部的樱桃状的一个器官,属于内分泌系统的一部分。
(2)下丘脑与腺垂体在结构和机能上的联系
在结构与功能上,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非常密切,可将它们看成一个下丘脑-垂体功能单位。下丘脑-垂体功能单位包括下丘脑-腺垂体系统和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两部分。
①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下丘脑和腺垂体之间没有直接的神经联系。下丘脑促垂体区的肽能神经元通过所分泌的肽类神经激素(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经垂体门脉系统转运到腺垂体,调节相应的腺垂体激素的分泌。反之,腺垂体产生的各种激素又可通过垂体血液循环,到达下丘脑,反馈影响其功能。
②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下丘脑和神经垂体之间有直接神经联系,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肽类神经激素可以通过轴浆流动方式,经轴突直接到达神经垂体,并贮存于此。
12.胸内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
【答案】(1)胸内压指的是胸膜腔内的压力。胸膜位于肺表面的部分为胸膜脏层,位于胸壁内表面的部分为胸膜壁层。这两个部分延续相连,形成密闭的问隙,即胸膜腔。正常的胸膜腔内没有空气而仅有一薄层浆液,从而使胸膜腔两层问的摩擦阻力减小且相互紧贴。胸内压在呼吸过程中始终低于大气压,为负压。这是由于婴儿出生后,胸廓和肺发育的速度不均衡,肺发育较慢,胸廓发育较快,胸廓容积大于肺。肺本身是有弹性的组织,肺泡又有表面张力,这两者因素使肺具有了回缩力,所以胸膜腔内的压力在呼吸的过程中始终成负值。
(2)胸膜腔为负压的意义
①能够牵拉肺呈扩张状态,有利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
②能够对位于胸膜腔内的心脏(心包膜也是胸膜的延续)、大静脉的机能产生良好的影响。尤其吸气时胸内负压的増加,对心房、腔静脉和胸导管的扩张作用更加显著,从而使其容积增大,压力减小,更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另外,吸气时膈肌的下降、腹内压的升高进一步迫使腹腔静脉血的回流。
13.试述肺通气的机能指标测定意义和评定方法。
【答案】肺通气机能的指标包括以下四项:
(1)肺活量
肺活量反映了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也是测定肺通气功能简单易行的指标,应用较普及,常用于评定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开展国民体质测定。通过训练,呼吸肌的力量提高,吸气、呼气能力加强,肺活量将会增大。
(2)连续肺活量
①卷义:通过测定五次肺活量的结果,可以简单、快速地判断呼吸肌的疲劳及身体的机能状况。
②评定方法:连续地测五次肺活量,根据五次所测数值的变化趋势,判断呼吸肌的机能能力。若肺活量后一次的比前一次的大,或与前一次的一致,则认为后一次所做的肺活量都把前一次呼吸肌的收缩当作准备活动,表示了呼吸肌的机能能力强,可看作是:身体机能状况的良好表现;如果肺活量越测越下降,则认为呼吸肌处于疲劳状态,表示身体机能状况恢复不佳,或表示身体的疲劳现象未能及时的消除。
(3)时间肺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