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中外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A. 经济、社会的稳定
B. 十字军东征
C. 新兴市民阶层需求
D. 改造原有大学
【答案】D
【解析】中世纪大学形成的原因包括:①西欧封建制度在11-12世纪进入发展的顶峰时期。王权日见强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稳步上升,手工业逐渐成为专门的职业。由工商业者所定居的城市开始在西欧的一些地区出现。②十字军东征使成千上万的基督徒从西欧离开家乡,到东
,传播基督教信仰,加强了不同文化的交流。③新兴的城市市民阶层成为推动方去打击“异教徒”
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这不仅提出了新的经济、政治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文化要求。
2. 苏联教育家( )
A. 乌申斯基
B. 克鲁普斯卡娅
C. 苏霍姆林斯基
D. 马卡连柯
【答案】C
【解析】苏霍姆林斯基在的教育论著。曾担任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1948年担任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历时23年,直至去世。他著有《帕夫雷什中学》
3. 在期末复习时,学生采用将课文内容以列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资源管理策略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学习策略基本含义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复述策略是通过画线、复习等方式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加工,以利记忆的过程; 精细加工策略一般通过记忆术、做笔
记、提问等策略,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寻求字面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或者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 组织策略通常采用列提纲、画网络关系图、流程图和表格等形式,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使之形成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目的的一种学习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学业求助策略等。2012年充分考查了学习策略这个方面,不但选择题中有涉及,还出了一道简答题,足见学习策略这个考点的重要性。考出来简答题,应该不用感到意外,前几年的选择,几乎年年都有,根据教育学考试的规则,选择题出现的题目再考出来大题的频率是很高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4. 学生必须接受“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 )" ,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因为有广博的知识和理性的能力,将来也是适应力最强的、对未来作了最充分准备的优秀公民和劳动者。秉持这种观点的人在课程类型上倾向于( )。
A 学科中心课程
B. 学生中心课程
C. 社会中心课程
D. 活动中心课程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课程理论流派基本观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学科中心课程也称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唯此,才能使学生适应力最强、对未来做最充分的准备; 学生中心课程认为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应当把教材看成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手段; 社会中心课程认为课程重点应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等方面; 活动中心课程主张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考虑到儿童心理发展的次序,充分关注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每年关于课程流派都会出一道选择题,所以,对这个课程流派的主要观点要掌握的非常好。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5. 在一项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题目的选项X 和选项Y 的被选率都是35。研究者在分析研究结果时,把符合其意向的选项X 表述为“高达35%",而把不符合其意向的选项Y 表述为“仅占35%"。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
A. 客观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C. 公共性原则
D. 伦理原则
【答案】A
【解析】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伦理原则。其中,客观性原则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排除因研究者自身价值观、好
恶、愿望等各种主观因素所致偏差的影响,力求了解事实真相。创新性原则是指教育研究应当具有高度的创造性。无论是研究课题,还是研究的视角、采用的方法、得到的结论都应当是新颖的,前人未曾谈讨和未曾获得的新发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育研究应当从客观现实及其实际需要出发,在客观现象的复杂联系中,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得出符合实际的规律性认识,以此作为相关领域实践活动的指南,并在时间活动中进一步检验,修正完善已有的认识。伦理性原则是指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必须尊重研究对象依法享有的一切权利,必须承担保护研究对象的责仟,使其权益免受研究活动的侵害,必须保证研究结果被合法,正当的加以利用。题中所述的做法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研究结果进行表述。2011年简答题考到教育研究的伦理性原则。
6.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
,下放教育管理权,其中高等教育实行三级办学体制,这三级是指( )决定》。
A. 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
B. 中央、中心城市、市县
C. 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
D. 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市县
【答案】C
,在《关【解析】中共中央在1985年5月27日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四、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部分指出:“为了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中央部门和地方办的高等学校,要优先满足主办部门和地方培养人才的需要,同时要发挥潜力,接受委托,为其他部门和单位培养学生,积极倡导部门、地方之间的联合办学。”
7. 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萌芽的教育家是( )。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西塞罗
D. 昆体良
【答案】D
【解析】昆体良认为:①大多数的教学可以用同样大小的声音传达给全体学生,更不必说那些修辞学家的论证和演说,无论听众多少,每个人都能全部听清楚; ②根据一些教师的实践,把儿童分成班级,依照他们每个人的能力,指定他们依次发言。昆体良的这些见解,是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因为这种班级教学尚未推广到各级学校中去,也还没有对它作理论上的论证,所以我们不能说昆体良已经创立了班级授课制,只能说他有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