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811政治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题库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811政治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题库(一) ... 2

2017年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811政治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题库(二) ... 7 2017年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811政治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题库(三) . 11 2017年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811政治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题库(四) . 16 2017年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811政治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考研题库(五) . 20

一、名词解释

1. 价格

【答案】价格是指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价格的本质是从属于价值并由价值决定的货币价值形式。价值的变动是价格变动的内在的、支配性的因素,是价格形成的基础。但是,由于商品的价格既是由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也是由货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因而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一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动; 同样,商品价值的变动也并不一定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因此,商品的价格虽然是表现价值的,但是,仍然存在着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不相一致的情况。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直接围绕它的价值上下波动; 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利润的平均化,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价格的基本职能主要有:标度职能、调节职能、信息职能。

2. 货币流通

【答案】货币流通是指货币在流通领域中作为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在买者卖者间不断转手的运动。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并为商品流通服务的。货币流通公式是:货币一商品一货币。正是因为商品要买卖、要流通,所以才出现媒介商品买卖的工具—货币。可见,没有商品流通,也就没有货币流通。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表现。流通所需的货币量在金币流通、银行券自由兑现的条件下,能自发地同需要相适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金本位制崩溃,实行纸币制度。国家如利用发行纸币来弥补则政赤字,就会导致流通过程中纸币数量超过需要,引起通货膨胀。

3. 银行利润

【答案】银行利润是指资本家经营银行所得的利润。银行利润是通过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之间的差额而形成的。银行贷款利息一般都高于存款利息,两者之间的差额减去经营银行业务的费用,就构成银行利润。由于在银行资本家和工商业资本家之间同样存在着竞争和资本的自由转移,从而使银行利润与银行的自有资本的比率也相当于平均利润率。银行利润的来源是雇佣工人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银行资本家通过贷出资本给职能资本家使用而获得利息,从而参加了对剩余价值的瓜分。银行资本家之所以能以银行利润的形式瓜分到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因为他依靠了银行雇员的劳动。银行雇员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银行雇员的劳动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它能在剩余劳动时间内使银行资本家取得归他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即实现银行利润。

4. 资本循环

【答案】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叮个阶段,采取了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资本循环是资本运动的基本形式。资本循环属于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 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是:必须使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5. 八国首脑会议

【答案】八国首脑会议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国际经济协调的一种颇具国际影响的形式,它的前身是七国首脑会议,产生于1975年,最初参加者为美、英、法、日、德、意六国的首脑,次年加拿大政府首脑加入。2003年俄罗斯政府首脑参加该会议,遂演变为八国首脑会议。该组织每年举行一次首脑会晤,对世界经济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协调彼此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政策,内容大多涉及贸易、金融、汇率、能源等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会议仍以讨论经济问题为主,但对环境保护及对恐怖活动、南北关系等社会政治问题逐渐关注。由于参加该会议的是西方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政府首脑,使得它所提出的各项协调措施更具有权威性,并能直接影响有关国家的经济政策,乃至影响国际经济的发展,但它主要是维护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故有“富人俱乐部”之称。

二、简答题

6. 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的新趋势包括哪些内容? 如何看待这些趋势?

【答案】(1)国际经济关系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对外经济关系的总和。国际经济关系发展新趋势的内容如下:

①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两大潮流

当今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两大潮流是和平与发展,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这种不平衡导致了各国问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相互斗争,构成了“东西南北”关系。东西关系是从世界经济的社会性质出发,是现存的两种社会制度的相互关系,就是东西方从“冷战”走向和平; 南北关系的核心就是经济问题,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②竟争中的合作加强

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合作的经济基础是国际分工,尤其是水平型国际分工及其发展。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又叫“南南”合作,这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一直是在平等与不平等、合理与小合理的矛盾中建立并发展的。由于世界经济中起支配作用的是价值规律,因此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没有完全平等的贸易与投资合作关系,但这种合作又的确是一种“双赢”的结果。其合作的基础仍然是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依存的不确

定性。

(2)对这些趋势的看法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的背景下,扩大军事集团、加强军事同盟有悖时代潮流。安全不能依靠增加军备,也不能依靠军事同盟。安全应当依靠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共同利益的联系。通过对话增进信任,通过合作谋求安全,相互尊重主权,和平解决争端,谋求共同发展。要争取持久和平,必须摒弃冷战思维,培育新型的安全观念,寻求维护和平的新方式。这种观念和方式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全球和地区安全的政治基础和前提

各国应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是全球和地区安全的政治基础和前提。各国有权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战略和生活方式,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更不应进行军事威胁或侵犯。

②全球和地区安全的经济基础

各国应在经济领域加强互利合作,相互开放,消除经贸交往中的不平等现象和歧视政策,逐步缩小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谋求共同繁荣。这是全球和地区安全的经济基础。维护正常和良好的经济、贸易和金融秩序,不仅要有完善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和健全的经济运行体系,而且要加强地区和世界的经济联系与合作,共同创造稳定、安全的外部经济环境。

③确保和平与安全的现实途径

各国应通过对话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这是确保和平与安全的现实途径。安全是相互的,安全对话和合作旨在促进信任,而非制造对抗,更不应针对第三国,不能损害别国的安全利益。

我国作为亚太国家,应高度重视本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平与发展。为此,我国应致力于与各国平等相待,友好合作,重视同地区各国及各主要力量发展健康稳定的关系; 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合作,促进开放的地区主义; 坚持以和平方式处理和解决国家间的争端; 积极参与地区安全对话与合作进程。

7.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为何不能自发实现? 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答案】(1)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不能自发实现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并不能自发实现。原因在于,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造成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以及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对抗性矛盾,使社会再生产所要求的比例关系和平衡条件经常遭到破坏,资本主义经常是通过经济危机来建立经常被破坏的平衡。

(2)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①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资本主义摆脱危机提供了物质基础

当危机转入萧条阶段以后,固定资本更新引起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从而使生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