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北经贸大学传播学805新闻采写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3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事物

【答案】新事物是与旧事物相对而言的,通常人们又把新事物称作新生事物。新事物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概念,它是指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那些符合历史发展规律,能给人们指明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这种事物往往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或生产力,被广大群众接受后,就能起到推动历史进步,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作用。

2. 隐私权

【答案】隐私权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性采访,尤其是电视隐性采访,往往采取“偷拍”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3. 隐性采访

【答案】隐性采访即隐蔽采访,又称“暗访’夕,是指记者隐藏真实身份与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手段获取新闻素材的采访方式。只适用于某种特殊场合、特殊题材或特殊采访对象。运用这种方式,目的在于减少采访障碍和干扰,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务必十分慎重,一般应控制在法律和新闻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或己经得到有关部门的授权,切勿滥用。

4. 抓新成就

【答案】抓新成就,是指抓各行各业的新成就,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采访报道新成就的目的,在于通过活生生的事实,宣传党的正确领导,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威力,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宣传科学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宣传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宣传我国国力的增强,以教育鼓舞全国人民,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二、简答题

5. 记者如何在开座谈会时做好倾听?

【答案】开座谈会可以用较少时间迅速集中线索和材料。大型、综合报道的采访若用此形式,节省时间的效果尤为显著。它能起到互相启发的重要作用。一人对材料一时回忆不出,知情者们稍加提示或启发,就可使记忆重回,茅塞顿开。几个人一起座谈时,一个人说得不正确不全面,旁人也可以对之补充、纠正。调查座谈会这一形式既可以缩短采访活动中验证素材的周期,又可以使当场得到的素材真实可靠,客观全面。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