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2
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12
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22
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32
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42
一、单项选择题
1. 1960年,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方针是( )。
A. 调整稳定充实提高
B. 调整改革充实提高
C. 充实调整巩固提高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答案】D
【解析】从1958年开始,由于在经济工作中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和严重的自然灾害,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了长达三年的严重困难局面,主要表现为: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基建规模过大,粮食缺乏,通货膨胀,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60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2. 参加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正式代表中,来自武汉的两位是( )。
①陈公博②周佛海③董必武④陈潭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代表共13人,分别是: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 北京代表张国焘、刘仁静; 长沙代表毛泽东、何叔衡; 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 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佑; 广东代表陈公博、包惠僧(代表时在广东的陈独秀):东京代表周佛海。
3. 1951年参加西藏和平谈判的双方代表团首席代表是( )。
A. 格达活佛和周恩来
B. 达赖喇嘛和毛泽东
C.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和李维汉
D. 阿沛•阿旺晋美和李维汉
【答案】D
【解析】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出阿沛•阿旺晋美等五名全权代表到达北京,同中央人
民政府全权代表李维汉、张经武等举行谈判。最终签署和平解放西藏办法协议。
4. 中共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方针是( )。
A. 综合发展
B. 平衡发展
C. 重点发展重工业
D. 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答案】D
【解析】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5. 被作为“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忠实执行者”、“中国最大的保皇派”而被突然打倒的是( ) 。
A. 余秋里
B. 陶铸
C. 彭德怀
D. 贺龙
【答案】B
【解析】1967年元旦,《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发表经毛泽东审定的题为《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社论。宣称:“1967年,将是全国全面展开阶级斗争的一年”,也“将是无产阶级联合其他革命群众,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社会上的牛鬼蛇神,展开总攻击的一年。”江青等人把矛头指向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革小组”顾问陶铸。陶铸调中央后,协助周恩来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保护过一些领导千部,在许多问题上与江青一伙发生了尖锐的冲突。1月4日,陶铸被江青一伙诬陷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忠实执行者”、“中国最大的保皇派”,而被突然打倒。
6. 下列关于新三民主义的性质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B. 无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C. 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革命纲领
D. 各革命阶级联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答案】D
【解析】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
,主义”。重新解释的民族主义,对外主张“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对内主
张“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主张直接的、普遍的、革命的民权,规定“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 “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不得享受自由权利。民生主义规定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原则。平均地权是由国家通过征税和收买的办法,使土地之增值收归国家,防止“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对缺乏田地的农民,则由国家给予土地,资其耕作。节制资本是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民之生计,对具有独占性质或规模过大之企业,要由国家经营管理。新三民主义的政治原则,与共产党民主革命阶段的政治纲领基本相同,它成了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合作的政治基础。
7. 中央苏区的全盛时期,是在第( )次反“围剿”之后形成的。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答案】D
【解析】①1930年12月,蒋介石调集杂牌军8个师约10万人,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红军五天内打了连个胜战,共毙伤俘敌约1.5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2万余件,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②1931年2月,蒋介石令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组织南昌行营,准备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从5月16日到31日,红军横扫700里,打了5个胜战,共歼敌3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③1931年7月,蒋介石又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
,两个半月内,红军歼敌17个团,毙伤俘敌军3万余人,缴枪1.48万余支,粉碎了国民党军剿”
第三次“围剿”。经过三次反“围剿”的胜利,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中央苏区已拥有人口300万。④1932年12月,国民党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调集40万兵力,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经过黄破、草台冈两战,共歼敌近3个师,俘敌1万余人,缴枪万余支,基本打破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第四次“围剿”胜利之后,红一方面军主力和地方红军扩大到8万余人。⑤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对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在党中央战领导地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8. 1946年,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被国人称为“新二十一条”,主要是因为( )。
A. 其内容与“二十一条”相似
B. 有利于美国独霸中国
C. 美国从中攫取了各种特权
D. 直接导致国统区经济崩溃
【答案】B
【解析】“二十一条”的主要特征是袁世凯为了做皇帝而大量出卖国家主权,而国民党政府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