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719中国通史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比较真的民主派”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
A. 国民党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B. 国民党在广东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C. 孙中山代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
D.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答案】D
【解析】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比较真的民主派”。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经过二十余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又连续倡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维护中国的民主共和。尽管都没有成功,但对中国封建势力的打击是极为沉重的。
2. 1946年,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被国人称为“新二十一条”,主要是因为( )。
A. 其内容与“二十一条”相似
B. 有利于美国独霸中国
C. 美国从中攫取了各种特权
D. 直接导致国统区经济崩溃
【答案】B
【解析】“二十一条”的主要特征是袁世凯为了做皇帝而大量出卖国家主权,而国民党政府与
,在内容上包括了中美国政府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在范围上包括了“中国领土全境”
国人民在本国领土上万难享受的各种权利,严重侵害了中国的经济主权,有利于美国独霸中国,是蒋政府把中国作为美国附属国的重大标志之一。
3. 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
A. 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接连失利
B. 汪精卫集团叛国导致国民党分裂
C. 日本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
D. 美英的注意力集中于欧洲战场
【答案】C
【解析】日本侵华战争进行到1939年,因战线太长、兵力不足而泥足深陷,为了摆脱这一困境,日本对国民党政策开始发生转变,即变为军事打击为辅,政治诱降为主。日本的这一转变直接导致了国民政府政策重心的转变,即由抗日转向剿共。
4. 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的首要目的是( )。
A. 争取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
B. 揭露美蒋反动派的假和平阴谋
C. 尽力争取和平,避免内战
D. 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
【答案】B
【解析】抗战结束后,蒋介石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方针,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连续三次电邀中共领袖毛泽东到重庆谈判。蒋介石这是为内战争取准备时问,如若毛泽东不来,则把内战的责任推给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揭露蒋反动派的假和平的阴谋,是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的首要目的。
5. 1938年5月,毛泽东针对当时的论调、情绪发表的两部军事论著是( )。
A. 《论持久战》和《论联合政府》
B. 《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C. 《新民主主义论》和《抗日游击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D. 《共产党人》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答案】B
【解析】在抗战初期,国内“抗战必败”的悲观论调与台儿庄战役后产生的盲目乐观情绪,都严重干扰着人们对战争的残酷性、持久性和必胜性的认识。为此,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6. 确立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事件是( )。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三湾改编
D. 广州起义
【答案】C
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解析】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影响深远的“三
湾改编”。毛泽东创造性地确立的“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
7. 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的工商业合理调整,核心内容是调整( )。
A. 劳资关系
B. 供销关系
C. 产销关系
D. 公私关系
【答案】D
【解析】中共七届三中全会针对市场物价趋于稳定后私营工商业出现困难局面而确定的合理调整工商业的工作,在会后迅速展开,1950年9月底基本完成。调整的范围很广,主要是三个基本环节:(一)调整公私关系,即调整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关系;(二)调整劳资关系。
(三)调整产销关系,主要是克服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上述三个方面,核心是调整公私关系。这其中的重要一环是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的实行。
8. 1915年12月西南军阀支持蔡锷反对袁世凯称帝,1917年又支持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1918年又与直系军阀串通排挤孙中山,南北议和。这些情况表明( )。
A. 南北军阀是根本对立的
B. 军阀集团对革命派的根本立场不断变化
C. 军阀借革命势力维护自身利益
D. 革命派可以同军阀结成可靠同盟
【答案】C
【解析】题干所列情况表明,军阀对革命派的支持并不是真正的支持革命,而是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
9.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种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这种“潮流”是( )。
A. 新文化运动
B.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C
【解析】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先进的知识分子效法俄国十月革命,研究和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来观察中国的问题,逐渐形成了一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