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辽宁大学历史学院626历史学专业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193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一个决议中说:“争取一省与儿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的领导人( )。

A. 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

B. 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C. 坚持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D. 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答案】B

【解析】引言摘自《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1930年夏,受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理论和反右倾斗争影响,李立三错误估计革命形势,于6月11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决议案。对于中国革命形势、性质和任务等问题提出一整套“左”倾错误主张,要求全各地准备马上起义。不久定出组织全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主义计划,又将党、青年团、工会的各级领导机关合并为准

,曾使革命事业遭备武装起义和各级行动委员会。这种“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被称为“立三路线”

到重大损失。

2. 顾颇刚先生对于传说时代的历史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它是( )。

A. 长时段理论

B.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

C. 二重证据法

D. 区系类型学说

【答案】B

【解析】顾颉刚从1920年开始考辨古史,次年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该说包含着以下三个层面上的内容:①“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譬如,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王是禹,到孔子时始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时三皇出来了,汉以后才有所谓“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顾于是形成一个假设:“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②“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③在勘探古史时,我们即使“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譬如,“我们即使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也至少能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 我们即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

3.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 )。

A. 实业救国

B. 民主共和

C. 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D. 三民主义

【答案】C

【解析】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即围绕着“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前期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则以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题。

4. 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已经基本形成的会议是( )。

A. 南宁会议

B. 成都会议

C. 西楼会议

D. 八大二次会议

【答案】B

【解析】B 项,成都会议,是中共中央于1958年3月8日至26日在四川成都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成都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总结建国8年来的工作,研究了经济建设的有关问题,树立经济建设高速度的思想,确立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5. 下列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是( )。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答案】C

【解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确立什么样的目标体制是有关全局的大问题,问题的核心是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逐渐摆脱旧有的观念,在十四大上,江泽民在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 下列选项不是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的是( )。

A. 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B. 决定走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C. 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D. 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

【答案】B

【解析】《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除此之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还肯定了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并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

7. 下列事件按因果关系排列顺序应该是( )。

①蒋介石反共倾向日益增长

②日本对国民政府采取诱降政策

③日军侵华战线太长,兵力不足

④蒋介石政策重心自抗日转向反共

A. ②③④①

B. ③①②④

C. ③②①④

D. ②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日本侵华战争战线太长,为了从泥足深陷的中日战争中摆脱出来,加紧了对重庆国民党政府的诱降活动,这导致了蒋介石反共倾向的增长,并最终导致蒋由抗日转向反共。

8. 中共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方针是( )。

A. 综合发展

B. 平衡发展

C. 重点发展重工业

D. 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答案】D

【解析】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9. 抗战爆发前,在中国各地进行的乡村改造尝试中,不包括( )。

A. 晏阳初在河北进行的县政建设实验

B. 梁漱溟在山东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

C.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实验

D. 阎锡山在山西进行的“土地村公有”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