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861地质学基础A之地球科学导论考研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861地质学基础A 之地球科学导论考研题库(一) . .. 2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861地质学基础A 之地球科学导论考研题库(二) . .. 8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861地质学基础A 之地球科学导论考研题库(三) . 13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861地质学基础A 之地球科学导论考研题库(四) . 18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861地质学基础A 之地球科学导论考研题库(五) . 24
一、简答题
1. 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什么条件下?
【答案】(1)区域变质作用是指那些在地壳活动带的深部地质过程,由于长期的高压高温条件使岩石发生广泛变质的地质过程。长期的高温高压条件是发生区域变质作用的必要条件。
(2)接触变质作用是指高温岩浆侵入围岩引起的变质过程。高温和岩浆与围岩发生接触是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必要条件。接触变质作用可分为:
①接触热变质作用:发生在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围岩受热后矿物发生重结晶、脱水、脱碳,形成变晶结构与新矿物。
②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发生在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其实质是高温下岩浆分泌的挥发性物质与热液通过与围岩的交代作用使后者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形成新矿物。
2. 如果将46亿年的地球历史比喻为1年,换算一下显生宙(动、植物全面繁荣)和第四纪(人类演化)各占多少时间?
【答案】(1)显生宙和第四纪距今大约年代
①显生宙
显生宙进一步分为古生代(5.4亿年前~2.5亿年前)、中生代(2.5亿年前~0.65亿年前)和新生代(0.65亿年前~现在)三个阶段。它们分别代表了生物演化的“古老”、“中等发达”和“新生”阶段。
②新生代的第四纪
新生代的第四纪,是距今160-180万年。
(2)时间换算
①显生宙5.4/46=X/365, X=42.85(天)
②再按照180万年算第四纪:180万年是0.018亿年,0.018/46=X/365,X=0.143天,合3小时26分钟。
3. 地球有哪些基本的物理性质?
【答案】地球的基本物理性质包括:
(1)密度
根据万有引力公式算出地球的质量为5.974X1021t ,再利用地球体积可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35.516g/cm
(2)压力
地球内部的压力是指不同深度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实质上是压强。在地内深处某点,来自其
周围各个方向的压力大致相等,其值与该点卜方覆盖的物质的重量成正比。地内的这种压力又称为静压力或围压,按静压力平衡公式可表示为
上的地球物质平均密度
地增加的。
(3)重力
地球吸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就是重力。地球的离心力相对吸引力来说是非常微弱的,其最大值不超过引力的1/288,因此重力的方向仍大致指向地心。
(4)温度
在外热层的下界处,温度常年保持不变,等于或略高于年平均气温,这一深度带称为常温层。在常温层以下,由于受地球内部热源的影响,温度开始随深度逐渐增高。通常把地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m 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热增温率或地温梯度。
(5)磁场
地磁场是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地磁场近似于一个放置地心的磁棒所产生的磁偶极子磁场,它有两个磁极,S 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N 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两个磁极与地理两极位置相近,
o 但并不重合,磁轴与地球自转轴的夹角约为15。 〔即静压力p 等于某深度h 和该深度以与平均重力加速度gh 的乘积)。因此,地内压力总是随深度连续而逐渐
(6)弹塑性
地球具有弹性,表现在地球内部能传播地震波,因为地震波是弹性波。地球的弹、塑性这两种性质并不矛盾,它们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如在作用速度快、持续时间短的力(如地震作用力)的条件下,地球常表现为弹性体; 在作用力缓慢且持续时间长(如地球旋转离心力、构造运动作用力)或在地下深部较高的温、压条件下,则可表现出较强的塑性。
4. 趁无月晴夜机会,抽空学习认识一些著名星座,以及天球上北极、黄道的位置(见下图)。
【答案】天球上北极、黄道及一些星座的位置见下图:
5. 何谓冰川? 冰川存在对地球气候有何影响?
【答案】(1)冰川的概念
冰川是长期存在于地表并能自行运动的天然冰体,由大气固体降水经多年积累而成。一般以
,下部为冰舌区(又称消融区),它们雪线为界把冰川分为两部分,上部为粒雪盆(又称积累区)
构成一个完整的冰川系统。
(2)冰川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①在地质时期的冰期与间冰期对全球气候、生物和海陆变化产生巨大影响。在现代,冰川对于气候、水分循环、地形和植被都有重要的影响。
②规模小的冰川对附近局部地区的气候发生影响,规模巨大的南极冰川和格陵兰冰川对气候的影响可及广大地区,甚至全球。
③冰川在全球水分循环中起一定作用,不仅可以储存从海面蒸发转移来的水分,而且冰川消融又通过河川径流汇入海洋。
④冰川对气候变化相当敏感,冰期中全球气候变冷时冰川面积扩大,海平面下降,当全球气候变暖时冰川面积缩小,海平面上升。
⑤世界各地的冰川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不同,消融或积累强度不同。如我国西部广大干旱地区,靠夏季雪山冰川消融的水流滋润大地,形成绿洲。
⑥冰川运动还可能对生物界带来灾难,尤其是冰川大规模的推进,常常使植被遭受灭顶之灾,动物也被迫迁移,土壤发育过程亦将中断,自然地带将相应向低纬和低海拔地区移动。
6. 冻融作用的原理如何?
【答案】(1)冻融作用是在降水量少、温度低的条件下,地表不能积雪成冰川,土层的上部常发生周期性的冻结与融解交替,下部则长期处于冻结状态,成为多年冻土,由于温度周期性地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的地下冰和地下水不断发生相变和位移,使土层产生冻胀、融沉、流变等一系列应力变形的复杂过程。
(2)冻融作用是寒冷气候条件下特有的地貌营力,它使岩石遭受破坏,松散堆积物受到分选和干扰,冻土层发生变形从而塑造出各种类型的冻土地貌。常见的冻土地貌主要有石海、石河和冰丘等。
7. 什么是种群和生物群落?
【答案】(1)种群
种群是占据着一定环境空间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集群。在自然界,种群是物种存在、物种进化和表达种内关系的基本单位,是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具体对象。
(2)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是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彼此在发展中有密切联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规律地组合成的生物群体。
生物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既有季相变化和年变化,又有群落的演替和演化等。其中以群落的季节性变化和演替比较重要。
①季节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