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Higher Vocation Education)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浪潮中崛起的一个新的教育类型,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高职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实用性、技能型、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成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高职生体育锻炼是他们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了解高职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帮助他们不断提高体育认知、情感、行为、动机和态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探讨高职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进而为高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建议。
本研究采用自编体育锻炼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龚耀先修订的中国成人版)、自我效能感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于2006年2月底到3月初,对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所属的医学部、工学部、师范部(师范专业和体育专业)的高职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得到有效问卷446份。试图探讨高职学生体育锻炼与人格、自我效能、成就动机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经过分析讨论,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高职学生普遍重视体育锻炼,其体育态度及其各因子都处于中上水平。在体育态度上,男生明显高于女生,体育专业明显高于其他专业;一、三年级高于二年级;体育成绩越高,体育态度越好;每周参加锻炼次数越多,每次锻炼的时间越长,对自己体育运动能力的评价越高及对体育运动越喜欢,体育态度及其各因子的得分就越高;普通高校本科生体育态度明显要高于高职大专生。
2、体育锻炼与人格特征存在密切关系。高职生体育成绩越高,人格越趋于外向,情绪越趋于稳定;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次数越多、每次持续时间越长,人格越趋于外向,情绪越趋于稳定;体育态度及其各因子与人格的内外向呈显著正相关,与精神质、情绪性呈显著负相关;体育态度中的体育认知和体育动机对高职学生精神质构成显著回归效应,体育行为对内外向和情绪性均构成显著回归效应。
3、高职生体育成绩越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得分就越高。体育态度及其各因子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之间呈现正相关。体育态度可以预测一般自我效能感;通过体育行为和体育认知可以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通过体育行为可以预测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
4、体育成绩优良组明显要比体育成绩较差组追求成功的欲望强烈,体育成绩较差组逃避失败明显要高于体育成绩优良组;体育态度及其因子与追求成功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逃避失败则与体育态度各因子呈现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体育情感对成就动机的影响作用较大,体育态度对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有直接作用。
5、高职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关系。体育态度及其因子与心理健康水平均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体育态度及其各因子得分越高,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就越少,心理健康水平就越好。体育态度、体育动机和体育认知对心理健康水平总症状存在显著的回归效应。体育态度及其各因子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