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陕西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及心理健康量表常模的建立

关键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常模

  摘要


           摘  要
常模的功能主要是给测验分数提供可供比较的标准,对量表结果解释起到很大作用,常模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域的变化、文化背景的差异需要进行调整或者重建。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经济差异较大,民族众多,各地亚文化差异较大,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因此建立区域性常模、分类常模对于心理健康量表非常必要。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作为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新生心理筛查和建档量表,近几年在陕西高校应用广泛,但该量表以前的常模建立选取的被试中大专学生有584 人,只占全部常模人数54708的1.1%,并且选取的大专学生大部分是本科院校的大专生,当时抽取常模被试的182所学校目前没有一所是高职院校,所以当时建立的常模对现有高职院校学生的适用性就受到了质疑,因此建立新的适用于陕西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常模就格外重要。
本研究通过对陕西5所高职院校20316名新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数据分析,对《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在高职学生群体使用中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建立了陕西高职新生心理健康常模,并对陕西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在高职新生群体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陕西高职新生心理健康量表各分量表上的得分在性别、专业、子女状况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相比较而言,男性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女性高职新生,高职文科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理科新生,高职独生子女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非独生子女,文科独生子女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在所有专业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中心理健康水平最高。
3.陕西高职新生心理健康各维度上的得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表明陕西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好。
4.建立了陕西高职新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在性别、专业、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维度上的常模,还建立了不同专业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常模,为陕西高职新生心理健康量表测评提供了一个可参照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