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6综合考试[语言2]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6综合考试[语言2]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 2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6综合考试[语言2]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 9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6综合考试[语言2]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 16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6综合考试[语言2]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 23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6综合考试[语言2]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 30

一、填空题

1. “他踢累了”中补语的语义指向是_____,“他踢完了”中补语的语义指向是_____,“他踢坏了”中补语的语义指向是_____。

【答案】主语; 动词; 宾语

【解析】语义指向指的是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语义指向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间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累”是指向主语“他”的,“完”指向“踢球”这个动作,“坏”指向宾语“球”。

2. 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一样,所以人类的思维_____具有普遍性,但通过对语言差异的分析又可以看到人类思维_____的特殊性。

【答案】能力; 方式

【解析】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因而大脑的功能一一思维能力一也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人类思维能力的普遍性与语言能力的普遍性是一致的。思维的过程伴随着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差异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能力是全人类普遍的,但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的思维方式上会有所不同。

3.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表现在两个方面,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与意义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关系,这是语言符号的,语言符号不占有空间,以符号序列依次出现,这是语言符号的性。

【答案】任意性; 线条性

【解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20世纪初瑞士的语言学家索绪尔作为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提出的。语言符号的这两个性质和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密切相关。

4. 现代汉语熟语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成语; 歇后语; 惯用语; 谚语

二、选择题

5. “星期三下午开会”中的主语是_____

A. 星期三

B. 下午

C. 星期三下午

D. 主语缺省

【答案】D

【解析】主语是人,人开会,省略了主语。星期三下午是时间状语。

6. 普通话可以出现在韵尾的元音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A

【解析】有的韵母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复元音韵母中的韵尾只限于韵腹后头的i , u 两个,只表示复元音韵母滑动的最后方向。普通话的元音韵尾只有i , u 两个,《汉语拼音方案》规定,ao , iao 中的韵尾也是u 。

7. 下面词语后一音节读轻声的是( )。

A. 上头

B. 棉花

C. 意义

D. 瓜子

【答案】A

【解析】A 项“上头”的“头”读轻声; BCD 三项后一音节都有实足的读音。

8. 下列句子中“得”属于结构助词的是:( )

A. 他显得很高兴。

B. 我们玩得真高兴。

C. 你记得住这首诗吗?

D. 我懒得管你!

【答案】B

【解析】ACD 三项中“显得”、“记得”、“懒得”是词语。B 项中“玩”是谓语动词,“得”是结构助词。

三、判断题

9. “雨”和“瓜”都是象形字,“甘”和“明”是会意字。

【答案】错误

【解析】象形是指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称为象形字,如

“雨”、“瓜”。会意是指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的造字法,用这种造字法造的字称为会意字,如“明”。而“甘”是指事字。

10.元音、辅音、声调都是音质音位。

【答案】错误

【解析】元音、辅音都属于音素,是音质音位; 声调是非音质音位。

11.“棋子”是复合式合成词。

【答案】正确

【解析】“棋子”的意思是下棋用的小石块或小木块等,因此是偏正型复合词。

12.汉语音节可以没有辅音。

【答案】正确

【解析】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当音节由单元音构成时,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

四、分析题

13.有人把“桌子”“椅子”的“-子”、“坐着看书”“吃过饭”的“-着”和“-过”都称作“词尾”。根据所学语言学知识,试分析:“-子”、“-着”“-过”与英语中的“dogs" (“狗”的复数形式)中的s (复数标记)是否具有同一性? 如何看待以上汉语中的后附成分“-子”、“-着”、“-过”?

【答案】(1)不具有同一性

“子”属于汉语词语的后缀,“着”、“过”属于汉语的动态助词,英语中的“-s ”属于词尾,因为词尾并不能改变一个词的词汇意义,只能改变词的语法意义,dog 加“-s ”变为了复数形式,但是词汇意义并没有改变。

(2)汉语中的后附成分的演变

后缀“子”由词根演化而来,是汉语名词的标志,其他一般动词或形容词加上它以后便转为名词。“着”、“过”是汉语虚词中的动态助词,前者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即有时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中,有时表示动作结束之后的状态在持续; 后者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形状。它们都不属于词尾,因为它们都不能改变词语的语法意义。

14.分析下列句子中“起来”的用法。

(1)都十点了,快起来吧!

(2)他猛地站了起来。

(3)让咱们美丽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