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大学音乐学院652音乐理论基础(含中外音乐史和作品分析)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音乐家是_____。
A. 巴赫
B. 巴托克
C. 斯特拉文斯基
D. 普洛克菲耶夫
【答案】A
2. ( )体现了瓦格纳乐剧的最高成就。
A. 《纽伦堡的名歌手》
B. 《尼伯龙根的指环》
C.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D. 《漂泊的荷兰人》
【答案】B
【解析】《尼伯龙根的指环》是德国音乐家瓦格纳作曲及编剧的一部大型乐剧,作品干1848年开始创作,牵1874年完成,历时共26年。创作灵感来自北欧神话内的故事及人物,特别是冰岛家族传说。该剧由四部歌剧组成,亦被认为是瓦格纳乐剧的最高成就。
3. 芭蕾舞《天鹅湖》的曲作者是_____。
A. 李斯特
B. 肖邦
C. 柴可夫斯基
D. 普罗科菲耶夫
【答案】C
4. 古希腊音阶的基本元素是( )。
A. 上行六音列
B. 下行六音列
C. 上行四音列
D. 下行四音列
【答案】D
【解析】希腊音乐的基本要素是四音音阶,四音音阶由上而下排列,各种四音音列的不同,
是由于它们在旋律排列上各相邻音间半音音程所在位置不同。
5. 作曲家( )创建了莱比锡音乐学院。
A. 舒伯特
B. 舒曼
C. 门德尔松
D. 勃拉姆斯
【答案】C
,是浪漫派作曲家门德尔松1843【解析】莱比锡音乐学院,全称为“莱比锡音乐与戏剧学院”
年在莱比锡市创建的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
6. 音乐属于_____。
A. 造型艺术
B. 时间艺术
C. 综合艺术
D. 空间艺术
【答案】B
7. 16世纪意大利最主要的世俗声乐音乐体裁是( )。
A. 牧歌
B. 弥撒
C. 尚松
D. 利德
【答案】A
【解析】意大利16世纪的牧歌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是以较高水准的诗歌为词谱写的复调歌曲,故A 项正确。B 项,弥撒曲是是宗教音乐中一种重要的体裁。C 项,
D 项, 尚松是流行于16世纪法国的世俗独唱或重唱叙事曲。利德是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的复调歌曲。
8. 弗朗克的交响曲作品《d 小调交响曲》运用了( )将三个相互联系的主题贯穿使用在各个乐章中。
A. 固定乐思
B. 循环形式
C. 主题变形
D. 主导动机
【答案】B
【解析】循环形式即cycilcal form,是指联合两个以上具有统一艺术构思的对比乐章的曲式。各组成乐章间存在联系而各自体裁性格又不同; “乐章”形式则表明它们各有完整的结构,因而具
有一定的独立性。《d 小调交响曲》创作于1885年指1888年之间,弗朗克在这部作品中创造性的
,使交响曲富有新意。 运用一种将几个音乐主体贯穿全曲的“循环形式”
二、填空题
9. 亨德尔的清唱剧由宣叙调、_____和合唱等音乐形式构成,其中,_____是他清唱剧音乐形式的核心,《弥赛亚》就包括著名的段落如“哈利路亚”。
【答案】咏叹调; 合唱
【解析】亨德尔将写作意大利歌剧所探索得的手法用于清唱剧。清唱剧由宣叙调、独唱或重唱的咏叹调、合唱和管弦乐曲组成。亨德尔最有创造性的是对于合唱的处理,是他清唱音乐形式的核心。
10.常规古典交响套曲共_____个乐章,第一乐章通常是用_____写作的快板乐章。
【答案】四,奏鸣曲式
【解析】以约翰. 斯塔米茨为代表的德国曼海姆乐派,首次在小步舞曲乐章之后加入了快板的终曲乐章从而将交响曲三乐章的基本形式扩展到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快板,在结构上大多采用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是行板、柔板或广板,长于抒情,在结构上多采用二部曲式(AB )和三部
,有时也采用主题与变奏的形式; 第三乐章是快板,为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乐章; 第四乐曲式(ABA )
,音乐气氛乐观明朗、情绪高涨,章是终曲,快板或急板,结构上主要采用了回旋曲式(ABACA )
通常用来表现节日狂欢的场面和胜利的颂歌。
11.古典交响曲的典型形式为四乐章,第一乐章通常用奏鸣曲式写作,第三乐章为_____或_____体裁。
【答案】小步舞曲; 谐谑曲
【解析】古典交响曲为四个乐章结构。第一乐章:快板,通常用奏鸣曲式写作; 第二乐章:行板、慢板或广板,即整个交响曲中最慢的部分,常用奏鸣曲式或用主题与变奏形式; 第三乐章:用带三声中部的小步舞曲或谐谑曲; 第四乐章:快板或比第一乐章更快的急板,常用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或二者的结合即回旋奏鸣曲式。
12.巴罗克时期的古钢琴分成_____和_____两种,1710年在_____(国家)产生了最早的可表现强弱的钢琴。
【答案】楔糙键琴; 羽管键琴; 意大利
【解析】巴罗克时期采用的古钢琴分成击弦与拨弦两类:用铜楔击弦发音的楔褪键琴和用羽管或皮制簧片拨弦发音的羽管键琴。1710年意大利的克里斯托弗里制造出最早的钢琴,称为“可强
,但巴罗克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是羽管键琴。 可弱的羽管键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