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584教育经济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答案】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是指国民收入分配按其最终使用性质划分的积累资金与消费资金的比重及其内部构成,还包括按社会各阶层及社会集团划分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即它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
2. 教育体制
【答案】教育体制又称“教育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组织和管理教育的形式、方法和制度的总称。构成要素包括:
①教育决策体系。涉及各级政府、学校、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决策权的划分和相互关系。 ②教育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体系。涉及教育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方式。
③教育调节体系。涉及教育决策实现的形式、方法和手段,协调各教育决策者的利益和目标。
④组织体系。涉及教育决策实现的组织系统,包括各教育机构、教育单位的职责分工和相互关系。
内容包括:各级各类教育及教育投资的管理体制,各级各类教育的人事、劳动、工资管理体制,物资设备和财务管理体制,招生、培养、分配和就业体制,等等。
教育体制的实质在于解决如何组织和管理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培养问题。是国民经济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受一国的经济、政治体制制约,随一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体制的变革、变化而调整和改革。大体分两种类型:一为集权制类型,如法国;二为分权制类型,如美国、加拿大。
3. 知识经济
【答案】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生产、使用、消费、流通、交换为过程的经济形式。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96年年度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这个概念,成为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标志。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包括科学、技术、能力、管理等,但更加强调知识中的能力部分。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有:①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②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③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主要角色;④人力资本素质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
二、简答题
4. 简述筛选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筛选假设理论把教育看作信息,着重研究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是怎样挑选工人的,据此,说明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教育信息具有社会经济效益。其主要理论观点如下:
(1)把教育程度与工资收入水平看成是正比例关系,教育程度高,工资水平相应高。这是与人力资本理论相同的地方。
(2)筛选理论认为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是通过教育的筛选作用形成的。雇主到劳动力市场选择工人,希望能找到有较高工作能力的人工作。雇主通过看工人的各种背景,如性别、年龄、婚姻、家庭、受教育程度等了解工人的工作能力,其中受教育程度是最重要的。教育只是反映能力,但不提高人的能力。教育本质就是信息,不是通过教育过程提高能力并获得经济效益,而是通过劳动力市场的筛选过程,通过教育市场信息获得经济效益。
(3)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雇主事先不能直接了解应聘者的能力,而进行专业培训需要承担相当的投资。但是,学校教育终究在入口(入学)和出口(毕业)进行过两次筛选,所以,雇主把教育的证书——文凭作为劳动力筛选的一种信号、一种标准来利用。对于一个雇主来
说,求职者的受教育状况是可以免费观察到,这意味着教育信号的发送成本与考察成本几乎为零。
(4)具体讲,对一个寻找工作的人来说,受教育程度是表示他的能力的信号,对雇主来说,则是根据受教育程度信号挑选工人。教育在这里只是一个筛选装置或称教育信号,所以教育的作用直接反映在雇主对劳动力的筛选上。教育的经济效益就是教育的筛选作用,把不同能力的劳动力经过筛选,输送到不同等级的工作岗位上去。
5. 与相同年龄的男性相比,女性的平均工资会较低。请用人力资本理论解释这一现象。
【答案】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给予阐释而获得特定含义的一种资本概念。
(1)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②在经济増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
③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④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2)人力资本的差异导致了女性平均工资低于男性
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劳动者表现出的知识技能及其能力越高,那么劳动者的工资就会越高。
①在现实生活中,男性往往占据高薪和技术性强的职位,他们具有更强的知识和能力,而女性通常做的只是行政工作,教育、行政、护理等“传统女性职业”,她们工作的知识含量以及体现
出的能力远远的低于男性所从事的行业。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女性的平均工资往往会低于男性。
②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担任多重角色和责任,表现在工作上,女性往往显得比较墨守成规、
注重工作的固定和稳定、生活的平衡性。而担任更大责任的高层管理工作,往往意味着更大的精神压力、牺牲个人的家庭时间和健康损伤,因此在相同年龄段的女性在知识技能等人力资本方面的提升会大大的低于男性。同时,女性的健康维护需要更大的成本,所有这些都影响了女性们人力资本的提升,使其在工资收入中处于劣势地位。
6. 谈谈你对教育产业和教育市场的看法。
【答案】(1)对教育产业的看法
①关于教育产业的说法,目前在国内外尚存在不一致的理论,出现了特殊产业说、生产要素说、独立产业说和非产业说等等。但如果不加分析直接命题教育就是产业,而认为它同物业产业没有任何区别的提法,或者不加分析地仍然将教育当作纯粹的福利事业的提法,都是不可取的。
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代,在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特别是教育资本理论的影响下,对教育的某些属性应该在理论上重新思考,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文化、教育等各行各业的总称。如果从行业划分的角度称教育产业是说得通的,教育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因为教育基本上是在有形物质财富生产活动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如果把教育或学校视为物质生产部门、经济实体、企业或企业集团,从这一角度提教育产业,则是不确切的。
③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既具有产业性,又具有公益事业性,或称半产业性、半公益事业性,或称准公益性、准产业性。
(2)对教育市场的看法
①关于教育市场问题,同样也是教育经济学界争论比较激烈的话题,出现了伴随说、范围说、供需说、衍生或拓宽说、软市场说等观点,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在争鸣中对提教育市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教育就像军队、法院、医院等,属于少数需要特殊价值判断准则的领域。这些领域不能完全依靠市场经济调节。有的学者还提出“教育不能完全市场化”的观点。他们认为“教育市场化”是个有意义但不科学的概念。还有的学者查阅了许多有关文献,认为文献中均无对“教育市场”的概念做出明确界定,只是假定有个教育市场,因此对“教育市场”能否成立表示怀疑。
②上述观点各有其合理和局限之处,总的来说“教育市场”的提法或命题从内涵与外延上还有些模糊,概念不明晰。因为“市场”是商品交换或称买卖的领域与场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很难把握教育市场的实际内容。如果承认教育市场存在,实际上就要承认所有的教育资源、教育产品和教育服务都是商品,都要实行市场上的买卖关系,这是不切合实际的。
③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我同意从从属于劳动力市场、劳务市场和服务市场角度提教育市场的看法。因为教育市场实际上是从从属地位展开的,若脱离劳动力市场、劳务市场、服务市场,单纯提教育市场是很难把握的。
7. 结合实际说明教育在科学技术形态生产力再生产中的作用。
【答案】现代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教育在科学技术形态生产力再生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科学知识形态生产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具体分析如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