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上海海洋大学917西方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答案】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 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从理论上讲,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强调的是:在任何一种产品的短期生产中,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最终必然会呈现出递减的特征。

2. 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

【答案】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可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规模经济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产生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分工与专业化,以及技术因素。企业规模扩大后使得劳动分工更细,专业化程度更高,这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技术因素是指规模扩大后可以使生产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

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不是同一个概念。规模报酬是所有要素投入扩大相同倍数所引起的产出变化情况,涉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规模经济涉及规模与成本的关系。两者的联系是,规模报酬递增是规模经济的原因之一。

3. 帕累托标准

【答案】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简称为帕累托标准,是指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A 优于B ,而没有人认为A 劣于B ,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 优于B 。

利用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可以对资源配置状态的任意变化做出“好”与“坏”的判断: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 否则认为是“坏”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更进一步,利用帕累托标准和帕累托改进,可以来定义“最优”资源配置,即: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换言之,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还存在有帕累托改进,即在该状态上,还存在某种(或某些)改变可以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这种状态就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4. 预算约束线

【答案】预算约束线又称为预算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假定以I 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以P 1和P 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以X 1和X 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则相应的预算式为:

P 1X 1+P2X 2=I

该式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等于他购买商品1和商品2的总支出。由该预算式作出的预算约束线为下图中的线段AB 。

预算约束线

图中,预算线的横截距OB 和纵截距OA 分别表示全部收入用来购买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预算线AB 把平面坐标图划分为三个区域:预算线AB 以外的区域中的任何一点,是消费者利用全部收入都不可能实现的商品购买的组合点; 预算线AB 以内的区域中的任何一点,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在购买该点的商品组合以后还有剩余:唯有预算线AB 上的任意一点,才是消费者的全部收入刚好花完所能购买到的商品组合点。

5. 等产量曲线

【答案】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以Q 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则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为:

等产量曲线表示生产一定单位的产品,可以有很多劳动和资本数量组合。假设初始劳动投入量为L a 单位,资本投入量为K a 单位,则当劳动投入量从L a 单位增加到L b 单位时,资本投入量就可以从K a 单位减少到K b 单位; 此后,如果劳动投入量仍然增加固定单位,则资本的减少量会越来越少。

等产量曲线具有以下重要特点:①等产量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具有负斜率。它表示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可以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只有负斜率的等产量曲线,才表不劳动和资本互相代替是有效率的。②坐标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它们按产量大小顺序排列,越接近原点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少,越远离原点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多。③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④等产量曲线向原点凸出。它表示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将逐次减少。这一点可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来解释。

6. 逆向选择

【答案】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作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在论文《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与市场机制》中提出著名的旧车市场模型,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研究先河。他考察了一个次品充斥的旧车市场。假设有一批旧车,每辆车的好坏只有卖主知道,要让交易做成,最合理的办法是按平均质量水平定价。这就意味着其中有些好车的价格被低估了,从而卖方就不愿按照平均定价出售,或者卖方“理性”地抽走好车,让买主在剩下的差车中任意挑选。如果买方明白这一道理,就不会接受卖方的定价,而只愿出较低的价格。接着这将可能导致另一回合的出价和杀价:卖主再从中抽走一些较好的车,买主则再次降低意愿价格。最终的均衡可能使所有好车都卖不出去。显然,这是无效率的,因为最终成交量低于供求双方理想的成交量。

逆向选择在经济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并阻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主要有: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十预和利用市场信号。

二、简答题

7. 帕累托效率与帕累托改进的区别。

【答案】帕累托效率与帕累托改进的区别在于:

(l )帕累托效率即是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换句话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