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合阳跳戏研究

关键词:跳戏,活动程序,艺术形态,现状与保护

  摘要

跳戏也称调剧,主要流传于陕西省合阳县,目前仅在该县的行家庄村还能够演出。跳戏是一种通过吟诵调和舞蹈动作对剧情进行诠释的古老剧种,它的剧目多为表现历史战争的武戏,表演中包含大量的程式性武打套路。跳戏被誉为“研究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论文将跳戏作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田野调查与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生存环境、民俗活动背景、表演程序、艺术形态、生存现状等方面,对跳戏进行了全面研究。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生存环境概述。主要对跳戏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了考察,并建立了“跳戏文化区”的概念。对于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笔者分别从建制沿革、农林交贸、方言、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五个角度进行了逐一阐述。第二章:合阳跳戏概貌。首先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对跳戏的历史源流进行了剖析;其次通过田野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跳戏民俗活动中的班社、人员构成、经费以及民俗活动程序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跳戏的剧目类型。第三章:艺术形态。分别从视觉语言形态和听觉语言形态两方面对跳戏的艺术形态进行了阐述。在视觉语言形态方面分妆容服饰与表演动作两个分析点;在听觉语言形态中针对跳戏念腔与伴奏的艺术形态进行了分析。对念腔的分析主要从念词种类、念词特点、腔词关系三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对伴奏的分析主要从乐器及乐队方位、锣鼓、唢呐曲牌三个角度进行了阐述。第四章:生存现状与保护。首先针对跳戏目前的生存现状,从流传地域、生存状态和传承对象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保护与发展一节中,笔者选取跳戏传承人、政府工作人员以及研究者三个角度对跳戏的保护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跳戏作为一个由多重文化积淀的产物,在其表演形态中,仍然依稀可见它在发展中的历史脉络。在结语中,笔者对跳戏中所包含的众多文化因素分别从军傩与社祭的结合、戏剧成分的初显、民间说唱的搬演三个部分进行了一次完整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