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03新闻传播史论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03新闻传播史论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03新闻传播史论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 25 2017年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03新闻传播史论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 46 2017年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03新闻传播史论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 66 2017年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03新闻传播史论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 91
一、简答题
1. 简述新中国成立以后对私营新闻机构的改造。
【答案】建国后不久,党和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新闻机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建国之初,党和政府根据公私兼顾的政策,在经济上积极扶助私营新闻机构。1949年11月3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的电报说:“私营报纸及公私合营报纸,在现阶段有其一定的必要,故应有条件予以扶助。”该电报还明确指示华东局宣传部要扶助《大公报》,“拨给适当数目纸张,作为公股投入该报”。对于私营新闻机构的宣传报道活动,实行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对新闻、言论不实行事前检查的办法,而是采取团结教育的方式,帮助它们改进宣传报道内容。至于私营广播电台,其播出节目则须经有关部门审查,并须按规定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对于私营新闻机构出现错误的或失实的报道,则由有关方面函请更正,必要时予以适当的批评。对于反对或者损害人民的利益、无视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进行反动宣传报道的私营新闻机构,则坚决予以制裁。
(2)在北平,《世界日报》因刊登国民党中央社的广播新闻被北平市军管会查封与接管。在上海,美商主办的英文《大美晚报》因造谣惑众受到上海市军管会的警告和报馆内工人的反对,于1949年6月下旬自动终刊; 英商主办的英文《字林西报》因采用西方通讯社的电讯而受到上海市人民政府的警告,于1951年3月31日自行终刊。与《大美晚报》、《字林西报》相反,美商主办的英文《密勒氏评论报》对中国人民革命持同情立场,为中国人民所敬重,1953年6月因经济困难而自动停刊。该报主编约翰·威廉·鲍威尔夫妇返美后,遭到美国政府的无端陷害,中国人民还为此发起声援鲍威尔夫妇的活动,向这位坚持正义、坚持真理的美国新闻工作者予以道义上的支持。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私营新闻机构自身遇到了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首先是在业务上难以适应新的形势,缺乏思想性和群众性,还像在旧社会时登载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甚至出现“歪曲党的政策”的报道; 其次是社会信任度远远不及公营新闻机构,采访新闻、获取广告都十分困难,内部工作人员也大多数不愿继续留下工作。因此,私营新闻机构虽能在新中国生存,但生存空间极为狭窄,自行停办者越来越多。
根据这一新出现的情况,党和政府开始采取合并改组等新措施,并通过公私合营这一形式对
私营新闻机构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即在经济上除保留私股外,由政府给予适当的投资或贷款作为公股,以扶持报纸发展。《大公报》是第一家走上公私合营道路的私营报纸,1950年7月率先实行公私合营,并在报社内建立中国共产党党组。《大公报》公私合营后,根据当时新闻总署的指示,既不正式对外宣布,也不故意否认。接着,《文汇报》、《新民晚报》也先后实行了公私合营。至1953年,私营报纸除停办者外,全部实行了公私合营。此后,人民政府又逐渐退还私股,进一步将公私合营报纸改造成公营报纸。
(4)私营广播电台的经历与私营报纸基本相同,至1953年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后又并入当地的国营广播电台。在上海,建国后经过登记、清理而允许继续播音的私营电台有22座,其中6座因违反军管会和人民政府法令于1951年被勒令停业。1952年,尚在播音的16座电台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向政府提出公私合营的申请,同年10月被合并为公私合营的上海联合广播电台。1953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收购了上海联合电台私方代表自愿转让的私方财产,并将上海联合广播电台并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2. 说出至少5种中共中央机关报,并简述之。
【答案】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中央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斗争形势的需要,创办了多种机关报,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团结群众和教育党员,指导工作。其中的5种中共中央机关报有:
(1)((向导》。《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1922年在上海创刊,1927年停刊。《向导》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一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向导》用大量事实报道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分析,揭露中国贫穷落后、战乱不安的根源,明确指出打倒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
(2)《热血日报》。《热血日报》1925年6月4日由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瞿秋白同志主编。该报具有比较完备的报纸形态。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该报出版未及一月即被迫停刊。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创办的第一个日报。
(3)《红旗日报》。《红旗日报》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1930年8月巧日在上海创刊,由《红旗》3日刊和《上海报》合并而成。后为中共中央和江苏省委机关报。此报在中国首次提出了“报纸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这一观点。1931年3月停刊。
(4)《红色中华》。《红色中华》于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是中共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机关报。1935年该报随红军长征,在长征途中恶劣的条件下坚持油印出版,鼓舞了红军战士的斗志。到陕北后于1937年1月29日改名《新中华报》,在延安出版,初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当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后,它成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1939年2月7日改组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兼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1941年5月15日停刊,改组为《解放日报》(延安)。
(5)《人民日报》。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于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平山县创刊,报头由毛泽东同志题写,1949年3月随华北局搬到北平。1949年8月间,中共中央决定将华北局机关报改为党中央机关报,社长是胡乔木,总编辑为邓拓。该报继续沿用毛泽东同志题写的报头,直
到现在。
3. 简述新技术条件下新闻伦理面临的新挑战及应对之策。
【答案】(1)新闻伦理
①新闻伦理是对新闻道德准则的评价与认识,而新闻道德则是指记者或媒体遵循的法律之外的行为规范。
②美国最完整的《记者守则》,即1923年由美国报纸主编人协会所制定的“报业法规”,把新闻伦理的范围和记者自律的标准系统化,并进行了确切的表述:
责任一一报纸有权利吸引及把握读者,除考虑公共福利外,不受其他的限制。
凡为法律所不明白禁止的,包括任何限制性法令知识在内毫无疑问地都有讨论的权利。 独立一一除忠于公共利益外,不受一切约束的自由是非常重要的。
真诚、忠实、正确一一对读者的忠实,是一切报纸名副其实的基础。报纸一定要忠实。
公平一一报纸不应当发表那些影响名誉或道德品质的非官方的控告,而又不给被控告者以知道的机会。报纸对自己的严重的事实错误或意见错误,不管来源如何,应作迅速而完全的改正。这是它的特权,也是它的责任。
适度一一报纸如果一方面标榜高尚的道德目的,一方面又供给确实对大众有害的刺激性的犯罪的东西,就不能逃避不真诚的责备。
(2)新技术条件下新闻伦理面临的新挑战
①新技术使得新闻工作门槛降低,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传统新闻媒体把记者的伦理观念的行为准则放在首位。但是,在网络媒体里,并不是每一个在网上发表东西的人都遵守新闻的职业道德。对大多数没有受过传统新闻写作和新闻学训练的网民来讲,伦理道德并不重要。
②现代媒体新技术带来了新闻传输速度和时效,同时很难保证新闻的准确性、平衡和简明清晰。新媒体时代,传播模式的改变既给传统媒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新闻传播变得更快更错综复杂,竞争也随之变得更为激烈,这些都给传媒伦理的坚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正如金庸“被去世”事件中的所涉及的虚假传播以及可能构成的侵犯名誉权等问题,都直接指向了此事件传播中传媒伦理的缺失。
③新技术和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全球化和商业化使民族国家和国家、公民这些概念变得落伍,作为一国公民或国民的责任感在弱化。新闻的主要功能是,让公众对重大问题有知情权并参与重要决策的讨论和辩论; 但是,现代传播技术带来的新闻个性化选择,正在威胁新闻的民主参与这一核心功能。
④传统的新闻传媒的广告部和新闻编辑部中间有一堵墙,新闻和广告之间有严格界限,二者不得混淆。但是,在网络媒体中,市场营销人员、网络技术人员和新闻采编人员,特别是后两者几乎都在一个平面工作,没有受过专业新闻学训练的网络技术人员直接参与新闻网页的制作,很难保证这些人在网页制作过程中不渗入自己的偏见。
⑤新媒体、新技术运用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使得传统媒体的职业伦理鞭长莫及、爱莫能助。比如全景视频摄像技术可以让所有在场的人,不管是否面对镜头,都成了被曝光的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