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改革的目的旨在探索科学、高效并能发展全人的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法则因其诸多优点而备受教师们的青睐。但在现实教学中,由于许多教师对情境教学缺少理论与应用研究,导致课程改革“换汤不换药”,流于形式而没有实质,使新课程的推进受阻,使课堂低效。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深入挖掘情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探索情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具体的实践应用向广大同行提供可操作的教学方法。通过情境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生知识的发展”为“学生能力、综合素质、情感态度的发展”,为推进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尽微薄之力。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案例研究等途径,依据所在学校(渭南市瑞泉中学)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地域文化着力进行了高中地理教学中情境的创设研究。文中的实验数据来自对渭南市瑞泉中学高一新生和渭南市临渭区高中地理教师的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结果的逐项分析,发现当前我区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通过对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尝试解决上述问题,试图对地理情境的创设进行系统研究,包括情境的类型、来源、创设的原则、途径及创设情境应注意的问题。建构主义理论、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原理、脑科学原理、认识的直观性原理、布鲁纳的探究-发现学习理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是支持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在以上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地理情境教学是一种能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高效教学方法。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降低高中地理的学习难度,而且能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持久、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情境的创设应紧紧围绕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其有针对性,忌一味地追求课堂热闹;地理情境的来源要客观真实,接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地理情境要具备生动性、丰富性的特征,要能打开学生“好奇的大门”;一堂课中,地理情境的引入要适可而止,而非多多益善。
3.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恰到好处地使用情境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加强教学基本功的修炼与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时俱进学习研究《新课程改革纲要》、《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只有使自身具备丰厚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深化对教材的理解,提高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多关注社会问题,留意生活现象,收集乡土地理素材,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恰当的、利于学生理解接受的地理情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