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收集现场素材?

【答案】收集现场素材有三种可能性:

(1)亲历事件,捕捉现场素材

亲历事件,即记者身处在事件发生的同时空,作为事件的目击者,从头到尾亲历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这通常是在预知事件的采访或体验式采访中才是可行的。由于记者亲历事件,取得的是第一手材料,感受的是当时当地的现场气氛,这种现场材料较为真实可信。

但是,采访实践中也发生过许多“眼见不为实”的现象,因为目击也可能出现误差。特别是亲历大型事件时,事件中小型的场面、过程众多,记者必须紧紧抓住关键时刻的关键场面,必须找好观察事件的角度,必须设计好同组记者的采访布局,搞好协作,才可能捕捉到精彩的、有说服力的材料。

(2)采访事发之后的现场

因为事件的突然发生难以预知,对于大部分突发性事件,记者只能采集到事件发生后的现场。但是,此时的现场仍然是佐证事件的有力证据,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现场感染力。

(3)请事件当事人陈述事件的经过和现场素材采集非预知事件的素材的另一重要渠道,是采访事件的当事人、目击者,请他们陈述新闻事件的经过,描述现场情景。在这里,记者得到的现场材料已经是第二手材料,真实性和生动性有可能衰减。但如果找到的是权威的见证人,记者仍然可以收集到比较鲜活的现场材料,以弥补不能亲历事件的遗憾。

2. 具体分析一篇失实的报道,找出原因。

【答案】新闻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脱离和违背客观事实而未能反映事实真相的现象,一般分为故意失实和非故意失实两类。

(一)新闻报道

下文是2006年5月9日重庆晚报刊登的报道(记者陈寒星)

渝大女生成南大形象大使

她身高1.68米,是学校公认的美女; 她学习成绩优异,现在是南开大学的形象代言人。

她叫兰花。生长于四川沪州、毕业于重庆渝州大学的她,目前正在南开大学攻读社会学博士和日本爱知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昨日,她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美女博士曾读渝州大学

兰花的本科是在渝州大学文学院度过的,学的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在学校,兰花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仅每年拿专业奖学金,而且多次获得校内外健美操比赛、民族舞蹈比赛等奖项。

“她成为南开大学的形象大使,我们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她学习成绩优秀,还是学校戏剧节、文艺汇演的顶梁柱。”原渝州大学文学院辅导员王欢老师介绍,兰花是个乐观、豁达的人,在学生会担任文艺部长期间,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业务水平等得到全校老师的首肯。

大学时期的兰花,是学校男生心目中的白雪公主,得到很多男生的追求。不过,同学杨丽说,那时的兰花喜欢的是有磁性嗓音的男生,要英俊高大,还要有琼瑶小说中男主人公般的浪漫。可是,符合这一条件的男生寥寥,于是她也就显得很“高傲”。

当然,她也遭遇许多女生的嫉妒,同学小陈(化名)的女友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两人都在校学生会工作,联系比较紧密,她让小陈的女友心里很不痛快。“女朋友把兰花的照片撕了,说是怕我看了乱想。”小陈戏言,像他女朋友这样的,以前不在少数,有时候脱口而出说兰花怎么怎么不错,女朋友就吃醋,闹着分手。

才貌双全当上形象大使

“学校的形象大使不是选美比赛,我们注重的是才貌双全。”昨日,南开大学负责此次形象大使评选的老师介绍,该校公开选拔形象大使有近千人参加,经过第一轮初选,共20名学生脱颖而出。随后,学校将候选者的照片、个人资料等通过学校网站公布,全校学生公开投票,经过一个多月的评选,兰花以1554票的绝对优势当选。

上月初,形象大使评选落幕没几天,兰花再得捷报:今年9月,她将被南开大学派遣至日本名古屋爱知大学攻读农业经济学博士,并将获得该校社会学博士学位。

她的理想是当一名记者

形象大使评选一落幕,兰花的照片就被全国各大网站迅速转载。“女博士不再是灭绝师太的代名词。”有的网友发出赞叹、羡慕,很多男性网友得知26岁的兰花己经结婚,纷纷扼腕叹息。

已结婚两年的兰花说,自己目前的婚姻非常幸福,丈夫赵勇是北京师范大学国际经济学在读博士,两地分居,但是每个星期两人都会相聚。

“远方永远在脚下,今后的路还很长。”兰花说,自己现在家庭、学业都比较顺利,非常幸福。不过,她说,人更重要的是要有社会价值,本科学新闻专业的她,最大愿望是成为一名资深记者,用深邃的眼光洞察社会,用笔记录世界。

(二)评析

(1)2006年5月17日,中国青年报《渝大女生成南大形象大使系假新闻报道多处失实》(作者蒋棒薇)披露,南开大学指出《重庆晚报》的报道存在多处失实:对于兰花同学身高、所学专业等基本信息描述均有错误。负责大赛评选的老师,无人接受过记者采访,而对于兰花大学期间的描述更是纯属虚构。兰花的司学杨丽说,没有记者就那些问题采访过她。此次评选网上投票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而该报道竟说有一个多月。兰花同学最终得票数排名第二,且票数为4129票,与该文所称相差甚远。

(2)((重庆晚报》的这篇失实报道是典型的故意失实。从捏造的采访就可以看出,记者怀有故意造成失实报道的动机,并非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未能按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

①对于兰花的身高、专业以及评选网投的时间、得票数、名次这些信息,记者是很容易核对

的,出现错误只能说明记者事先没有通过可靠的渠道进行采访,写稿后又懒于核对。

②对于兰花大学期间的描述“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仅每年拿专业奖学金,而且多次获得校内外健美操比赛、民族舞蹈比赛等奖项”,违背“在写情节时要严禁想当然”,把新闻写作等同文学创作,把“合理想象”的东西作为事实来写。

③这篇失实新闻之所以能够见报,没有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稿件写完以后一般而言应该送审。除媒体内部把关,审稿者主要是被采访对象,以纠正稿件中的失实之处; 有些重要稿件按规定还要送有关部门审稿,避免宏观上失实。

3. 通讯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哪些种类?

【答案】通讯的种类,按表现形式分有多种:

(1)一般记事通讯

报纸上多数通讯属于一般的记事通讯,有故事情节,有比较完整的过程,材料比较具体、形象,能体现出通讯的新闻性、完整性、形象性。

(2)访问记

访问记由记者出面登场,以采访活动的过程为主要线索,结构和组织材料。写作时有问有答,现场感较强,而且可以穿插各种背景材料,使通讯有一定的深度。

(3)专访

专访是访问记的一种,是就特定的问题、特定的对象进行的专门的访问,内容集中。专访以人物、现场和记者为三要素,突出“专’夕、“访”两字。专访的谈话面不宜太宽。

(4)特写

特写注重再现生活中的某个特定的画面,用放大的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绘事件和人物的某些片断和部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

(5)大特写

大特写是抓住社会热点中的事件、人物或现象,对新闻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的报道,用优美的文笔、新颖的题饰、突出的照片吸引读者的一种报道形式。它也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

(6)小故事

其特点一是“小”,二是有点“故事”。一般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断,通常表现一人一事,线索简单,但情节比较吸引人。小故事短小精悍,生动活泼,贴近大众。不能写得人物繁多、枝节横生。

(7)集纳

集纳是指几个独立的小故事,在一个明确的卞题思想之下分段编组起来,“集纳”而成的通讯。这些小故事可以是发生在同一时间的,也可能是不同时间的; 可以发生在一个单位、一条战线,也可以发生在几个单位、不同行业。

(8)巡礼

巡礼是指作者边走边看,巡游浏览,很自由地把所见所闻写出来告诉读者。写作上,要有动态感,现场感,亲切感; 更多地使用移步换形的手法,有较多的议论和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