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先秦诸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兼论诸子散文中的小说因素及其影响

关键词:诸子散文,艺术成就,寓言,小说因素,影响

  摘要

  在先秦文学中,诸于散文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数量繁富,而且成就显著;不仅开启了我国政论散文的先河,而且对后世的寓言文学乃至小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拟以先秦诸子散文为对象,在分析总结先秦诸子散文的艺术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小说文体因素及其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 全文分四个部分: 一、先秦诸于散文概述。 概括叙述先秦诸子的由来、派别及诸子散文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日渐衰微,各诸侯国纷纷割掘,力图称王称霸,强者甚而“挟天子以令诸侯”。各国统治者急需各种人才,士的阶层非常活跃,他们为了宣传各自不同的政治主张,达到说服统治者的目的,纷纷著书立说,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政治局面,也出现了众多的流派。其中最具影响的莫过于儒家和道家,此外还有墨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兵家和杂家等等。他们的著作就是所谓的诸子散文。就其发展而言可以划分为发端、过渡和成熟三个阶段,《论语》标志着诸子散文的诞生,《孟子》、《墨子》和《庄子》是由语录体向长篇大论过渡阶段的产物,《荀子》、《韩非子》等著作的出现则标志着先秦诸子散文的成熟。 二、先秦诸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其中分别论述了《论语》、《孟子》、《庄子》、《晏子春秋》和《韩非子》的艺术成就。之所以选取这五家的著作为代表,一方面是 因为它们可以作为先秦诸子散文不同阶段的代表著作,从各方面体现出诸子散文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其中都不同程度地蕴含着小说因素。在论证过程中,不仅对每部著作的语言形式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而且对它们的论辩手段和技巧迸行了认真的总结和归纳,从而为后文所要论述的两个问题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三、先秦诸于散文中的小说因素。 这一部分重点在于探求先秦诸子散文中所包含的若干小说创作所必需的东西,诸如虚构、想象、人物形象的塑造及敌事情节的结构等等。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先秦诸子散文中所载的历史故事进行观照,二是考察先秦诸子用以说理论辩的诸多寓言故事。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无论其中的历史故事还是寓言故事,都带有作者的主观想象和虚构成分,同时这种虚构是作者有意为之,不同于神话传说中的无意虚构,而这正是小说不同于其它叙事文体的突出特点。当然,我们还不能说这些故事就是小说,因为它们只是诸子散文的组成。部分,而没有成为独立的文体,我们只能说其中含有小说因素。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先秦诸子散文主要通过对人物言行的记录来实现,同时也初步注意到对人物的情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和表现。在故事情节的结构安排上,诸子散文中的故事也越来越讲究曲折生动。 四、先秦诸子散文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 正因为先秦诸子散文中蕴含着若干小说因素,所以它必然影响到中国古代小说的产生和发展。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叙事方式上,二是其中的寓言故事的编撰方面。先秦诸子散文的叙事方式是写意性的记叙,它不同于史家所用的“写实性尸叙事方式。史家重实录,所以往往用写实的方式叙事,而且以记事为目的;但先秦诸子散文的创作目的是为了论辩说理,不是为了记叙事件的全过程,因此它即使叙事,也不追求故事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而更强调一种意境。这种叙事手法通过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这一中介,对后代小说产生影响。寓言故事的虚构手法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则更为明显,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自不用说,即使真正文学意义上的小说也都离不开虚构。此外,寓’言的讽刺手法也直接影响到后世的讽刺小说。 我们可以这样说,先秦诸子散文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成就,而且对中国古代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