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建筑工程题库>公路工程题库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背景材料:某高速公路的供配电、照明设备已运抵施工现场,等待检测后进行安装调试。
问题:
(1)说明外场设备电力电缆线路的检测内容。
(2)说明供配电、照明系统主要检测要求?

背景资料(06考点)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并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了如下要求(摘要): (1)对于碎石提出了可松散性要求. (2)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平均密度和湿度要求. (3)对于水泥,提出了针入度的要求.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在工程施工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水泥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项目都认为并未影响结构,因此未做任何处理.事件2:在满堂支架桥梁施工中,发生了支架垮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项目部在事后的第5天向上级公司进行了汇报. 问题:1.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标准,事件2中所述事故属于何种质量事故?项目部处理方式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背景材料:某一级公路处于城市郊区、施工期间社会车辆流量较大,基层铺筑完工后需要开放交通。其中A合同段里程桩号为K0+000~K10+500,主线长10.5km,一次建成双向四车道,路基宽24.5m。该路面基层为二灰砂砾,面层为沥青混凝土。施工单位的部分施工工艺如下: (1)二灰砂砾拌合设备,采用双卧轴强制连续式搅拌机,通过调整喂料皮带的转速及冷料仓口开启高度,计量每种原材料用量。拌和用水通过流量传感器控制; (2)拌和料运输全部采用5t自卸汽车以减轻对下层的影响; (3)摊铺采用摊铺机,半幅基层宽11。15m,采取两次摊铺成型; (4)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先振压2遍,再静压2遍,至密实; (5)二灰砂砾碾压结束,表面开始泛白即及时进行洒水养生,7d后开放交通。 问题: (1)判断施工工艺中第1~第4条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2)第5条存在什么问题?说明理由。 背景材料:某公路路面工程,里程桩号为K5+000~K29+000,总长度为24km。路面结构层分为级配砾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面层(单层)。建设单位(业主)希望施工单位尽可能用最短时间完成该路面工程施工。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能力准备组织2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以完成该路面工程。每个路面施工队的施工能力相同,各完成12km。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底基层专业队组(班组)施工进度(速度)200m/d(已经包含各种影响,下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150m/d,养生时间至少7d,所需工作面的最小长度为1000m;沥青面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为160m/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1200m。要求施工单位用最快方式,根据上述给定条件组织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 以下是施工单位所作的计算和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1)各结构层工作的持续时间计算为底基层60d,基层80d,面层75d。 (2)底基层与基层之间逻辑关系STS(开始到开始)搭接关系,搭接时距计算结果为1000/200=5d。 (3)基层与面层之间的逻辑关系STS搭接关系,搭接时距计算结果为1200/150=8d,考虑到基层的养生至少7d,所以基层与面层的开始到开始时间间隔为8+7=15d。 (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路面工程的总工期=5+15+75=95d,其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表示如下:问题: (1)评价采用2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这种施工组织方式的前提条件和实际效果。 (2)评价该施工单位所进行的计算正确性以及进度计划安排的合理与否。 1)各12序的持续时间的计算是正确否?有错请改正。 2)底基层与基层之间的搭接关系选择正确否?为什么?有错请改正。 3)底基层与基层之间的搭接时距计算正确否?有错请改正。 4)基层与面层之间的搭接关系选择正确否?为什么?有错请改正。 5)基层与面层之间的搭接时距计算正确否?有错请改正。 6)路面工程的总工期的计算以及其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表示正确否?有错请改正。 背景材料:《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要求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公路工程设计变更活动的监督管理,明确了不同类型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的具体要求。在某高速B标段施工中,收费方式及站点位置、规模发生了变化,项目法人将该设计变更报省交通厅负责审批。 问题: (1)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分为几类? (2)项目法人的作法正确吗?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全长5200m。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V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由于地下水发育,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严重,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了重大质量事故。施工单位立即采取现场保护措施,并向有关单位提交了质量事故书面报告。 问题: 1、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现场,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怎样处理? 背景材料:某高速公路的供配电、照明设备已运抵施工现场,等待检测后进行安装调试。
问题:
(1)说明外场设备电力电缆线路的检测内容。
(2)说明供配电、照明系统主要检测要求?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