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学习新闻写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新闻写作学研究的对象是新闻报道作品以及这类作品的写作原理、写作规律、写作技巧以及相关的知识。学习新闻写作的重要性是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1)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新闻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历史新闻学(新闻事业史)、理论新闻学(新闻理论)与实用新闻学(新闻业务)。整个新闻学研究属于实用性比较强的学科,理论新闻学与历史新闻学都是为服务于新闻业务实践。新闻采访与写作在实用新闻学知识体系的构成中,处于“龙头”的位置,它是以后一系列业务的入门课程,其中新闻写作与其他业务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新闻写作是实用新闻学研究的一个落脚点。

(2)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新闻写作的最终成果即新闻报道是一种信息传播产品,它需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受众传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是新闻报道成品的制作过程。新闻写作决定着新闻信息能否传播出去,并直接影响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3)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

新闻记者作为一个信息传播工作者,他所采集的一切信息都要通过文字写作,把它们制作成一定体裁的新闻报道作品传播出去。面对同样的新闻事实,会写的记者与不会写的记者把它们报道出去,传播的效果可能相差很大。因此,新闻写作水平是衡量一个记者基本专业素质的重要标准。

2.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网络媒体具有的传播时间的自由性优势有哪些表现?

【答案】与传统媒体相比较,网络媒体具有传播时间的自由性优势,其具体表现有:

(1)随时发布新闻的实时性

①报纸的传播,受出版与发行时间的限制与制约极大,日报通常以“天”为单位。广播与电视,尽管在时效上可以比报纸更快,但仍受到播出时段、顺序的制约。相比之下,网络媒体可以轻易做到随时发布,并以即时滚动式发布各种新闻信息,在报道突发性事件时,这个优势明显超过了传统媒体。

②网络媒体的新闻来源广泛,任何人上网后都可以找到发布自己信息的空间,也就是说网民人人可以发布新闻。

(2)随时阅读新闻的易检性

易检性是指网络媒体具有过刊查询和资料检索功能。也就是说它在传播时间上与传统媒体相比,还具有“往复性”的优势。

①广播、电视的观众,如果错过了收听或收看的时间,除非重播,否则很难再听到、看到同一内容; 报纸的读者,想查看以前的报道,也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网络媒体完全突破了这种时间的限制,网民在网上可以随时按日期查看一家网络媒体的过刊,也可以很力一便地输入关键词进行资料检索。

②新技术提供了高效的工具,通过各种搜索引擎,网民可以随时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网络媒体可以按需要提供信息,受众不必像以往那样,等待报纸的出版,或者等待广播、电视的播出时间,而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收听或者收看新闻。

3. 事件通讯报道对象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答案】事件通讯报道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突发性事件

突发性事件是指事先无法预知、突然发生的事件,例如政治冲突、民族骚乱、刑事犯罪案件、重大责任事故和各种突然降临的自然灾害等。这一类事件是事件通讯报道的重要选题。

突发性事件大多为灾难性事件,伴随着人类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坏消息”、“坏事”,对于这类事件的报道难度比较大。曾几何时,我国新闻界对突发性、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是一个禁区。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新闻的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也由少及多,由浅及深,突发性事件逐步成了事件通讯的主要内容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突发性的事件,多数媒体总是遵循“先简后详”的原则,先用消息抢先报道,将灾难的大致情况和损害程度抢先告诉读者,以满足读者尽快获知信息的心理需要。继而再采写详细的事件通讯,将消息中的“如何”以及“为何”要素一一展开,对事件的原因进行探索,满足老百姓详知、深知的心理需要。

(2)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的预知事件

这些事件一般是意义重大且事前预知的。如党的重要会议的召开、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成功实施长江三峡截流、成功发射卫星、重大体育赛事、重大考古发现、重要的审判等。对这些历史性的重大事件,报纸一般要发大型的具有历史文献性质的纪实性事件通讯。近几年,由于电视媒体的发展和电视现场报道的兴起,电视报道全程跟踪事件的发展,与报刊的纪实性事件通讯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声画同步的绚丽画面和现场气氛,比用文字记载的事件现场更生动快捷。于是,报纸上的事件通讯更注重多角度再现和对背景材料的穿插使用,使报道向纵深化发展。

(3)反映社会精神风貌的小故事

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故事’夕:一个老人摔倒了,被送往医院; 一个小学生迷路走失,几天后被好心人送回家; 消费者买了伪劣商品要索赔; 十几个民工到希望工程办公室捐资救助失学儿童……千千万万这样的小故事、小事件,既不像突发性事件冲击力那么强,又不像重大活动那样为众人瞩目。但是,通过展示这类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矛盾解决的过程,褒扬社

会中的人类美德,传递精神文明,针}z时弊、抨击邪恶,有利于扶正祛邪,净化社会风气,发挥新闻引导舆论的作用。所以,这一类生活中的故事也常常成为事件通讯的重要题材。

4. 简述社会观察通讯的基本类型。

【答案】(1)按题材分类

①话题型

话题型,指通讯所报道的内容,正是此时大众议论的热门话题,或者大众对其感兴趣、有可能成为热门话题的社会现象。这类选题大多比较浅近,比较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②课题型

课题型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问题是具有长远的、重大的意义,深入研究下去,可能涉及法律制度、国计民生、历史文化传统、国民素质等深层结构问题。

(2)按报道方式分类

①展现型

展现型通讯及时追踪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新动向,所报道的题材大都是读者略知大概而不知详情的现象,因而有极强的获知欲。这类通讯要求记者目光敏锐,对新题材反应及时,在报道方式上偏重于展现而不求纵深。

②音iJ 析型

剖析型通讯大多报道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矛盾、问题类题材。这类题材往往己为社会所关注,但受众获知的表面信息虽多,却缺乏对这类问题高屋建r , }a的信息梳理和根源剖析。因此,这类通讯的报道方式大多在纪实的基础上剖析问题。

5. 分析下述材料宜用何种类型的导语,为什么?

附材料:

11月9日是本市开展的第七届“119”消防宣传活动日,也是本市第二个法定的消防宣传日。东城、西城、宣武等区分别在百货大楼、民族文化宫、北京西站北广场等地设立消防宣传中心站30多个,中心站前许多群众就家庭安全用火、用气等问题向有关人员进行了咨询,不少过往群众还观看了录像、文艺演出、现场灭火表演等。今天上午,全市各区县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在各繁华街区、主要街道和人员集中场所,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消防宣传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从11月3日全市冬防大会后至今天,全市共开展消防演习680多次,参加人数达3万余人。

【答案】上述材料宜使用延缓式的描述型导语。描述型导语是亦描亦述,描述兼有的导语,其特点是消息的开头即出现画面,出现镜头,具有可视可感的效果。

(1)宜使用描述型导语的原因

材料中的事件并非突发或具体的事件,而是可以预知的宣传日活动,以场景、画面为特征,因此不适用概述型导语。

(2)描述型导语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