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实质。
【答案】17世纪初中期,近代报刊在欧洲普遍出现,出版自由作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随之而生。英国人密尔顿的《论出版自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出版自由”的口号,也是第一次提出新闻自由的口号。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实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资本主义新闻自由仍是私有制下的自由,本质上仍是资产阶级的自由。
资本主义新闻自由,不管在法律上还是实践上都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自由,资本主义新闻自由必然是资产阶级统治下的自由,一切威胁到资产阶级统治、威胁到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自由都会受到严厉的限制。
(2)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本质上是资本或金钱的自由,并且愈演愈烈。
人们所共知,要将法律形式上的普遍自由变成现实社会中的具体自由,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自由的物质条件和其他条件。“理论上、法律上的出版自由,到了具体的‘自由市场’上,成了只是少数有钱人一一大资本家、大财团的特权”,而不再是实际的普遍权利,只成道义上的、应该的普遍权利。
(3)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的扩张本性导致信息霸权和新闻霸权。资本主义新闻自由,以新的方式影响着整个世界的新闻自由秩序。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一系列问题上对内与对外的双重政策与做法,同样表现在新闻传播领域。无视国际新闻自由的正常秩序、无视他国人民的新闻自由权利的现象,也证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虚伪性的一面依然没有根本的改变。
(4)对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评价
①从总体上看,西方的新闻自由制度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社会等的必然反映。西方新闻自由实践在促进信息自由流通、监督政府、协调资产阶级内部矛盾、调和社会冲突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方的新闻自由制度在总体上适应了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②同时必须指出:对西方国家的普通公民来说,他们在法律上拥有新闻自由的权利,但缺乏实施新闻自由权利的手段和条件。以出版自由来说,在西方各国,创办或收购一家媒体,都动辄以上亿美元计算,甚至高达数百亿,除了财团,没有谁有如此巨大的财力。于是,出版自由就沦为资本自由。这是西方新闻自由伪善的一面。
总言之,以上力面为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最为根本的性质,其他特征都依赖于这种性质,但资
本主义新闻自由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也需铭记。资本主义“虽然没有解决普遍自由的重要物质条件,但它毕竟确立了普遍自由的形式”而且,就现实情况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公民享有的新闻自由范围较大、自由度较高。
2. 怎样写好动态消息?
【答案】写好动态消息,需注意如下几点:
(1)善于捕捉动态新闻的报道题材
动态新闻的一事一报,首先要求记者要有一双慧眼,能够发现具有传播价值的新的事实、新的信息,并立即采取行动。
(2)客观记述,增强可信度
动态新闻对“客观笔法”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写作动态新闻,要尽可能采用客观记述的方式,压低主观色彩,以增强说服力。(3)传达现场气氛,使新闻更具动感
动感一一读者借助文字可以领略到的对事物变动的感觉,是动态新闻写作应当追求的一种境界。动感的妙处在于,它可以将读者带入其中,令读者感同身受,增强读者对事件的兴趣,或者提升读者对事件的关心程度。
(4)连续报道,确保时效
时效是动态新闻的生命。动态新闻保证时效的方法之一,是“化整为零”,以确保即时发稿。突发事件或其他时效性很强的事件,一般不待事情全部结束,或有了结论之后再报,而是跟踪事件进展,随时发出消息。
3. 简述新闻语言的风格及其决定因素。
【答案】新闻语言应有不同的风格。新闻语言在符合总体要求,即准确、简洁、鲜明、生动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报道、不同的作者应该有不同的语言要求,或者说可以写出不同的风格。
(1)消息与通讯对于语言的要求有所不同
消息比通讯更惜墨如金,消息的语言是一种具体陈述与抽象概括相结合的语言。
通讯由于承担着展开事实、描写事实、再现事实乃至解释事实的任务,它比消息报道的内容更详细、更深入,它或是对消息所提供事实的进一步必要的补充,或是对消息所报道的全部事实或某一部分事实的“放大”。
通讯报道的范围比消息更广泛,因此,它可以也必须更多地调动各种修辞手法,更多地借鉴文学写作的技巧。一般来说,通讯的语言比消息更形象、更丰富、有更多的感情色彩。
(2)新闻语言风格取决于新闻事件本身的基调
不同内容、不同题材的新闻事实,它的基调是不同的。例如有的题材是严肃的,有的题材是活泼的,有的题材是华丽的,有的题材是平实的,有的题材是欢快的,有的题材是凝重的等。分清题材的基调。对准确地把握新闻事实,在写作中选用恰如其分的语言表现新闻事实有着重要的意义。即,在确定了报道题材基调的时候,往往也就确定了撰写这篇报道时的新闻语言风格或者色彩。
(3)新闻语言风格还取决于人物报道中被采访者的语言个性
被采访者的语言个性对于新闻语言风格的形成至关重要,被采访者的语言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新闻语言的整体基调,或平淡或激扬。
4. 通讯选材需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通讯要具备说服力和吸引力,所用的材料必须充实丰满。为满足读者的特殊要求,如详细、生动等,通讯对选材的要求比较高,应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要围绕主题选材,选材忌重复这三方面,(1)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
由于人们更容易接受“暗示”出来的道理,记者要通过新闻事实表态、发言,被传播的这类事实就必须典型,既普遍存在而又富有个性,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
选材的典型性含义:
①突出,即所选材料较一般事实材料突出,有特点;
②普遍存在,即所选事例无论大小,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和事件。
(2)要围绕主题选材
围绕着主题,选择能够表现主题的事实材料,是记者用新闻价值标准过滤事实材料的结果。选择的每一个典型事例,都是想让读者顺着这一个个事实达到记者对事实本来面目的认识,要适应读者阅读时的思维习惯。
(3)选材忌重复
说明同一问题、同一侧面的事例,列举一个即可,不必连续用几个意义相同的事例来强调。事例最好大小搭配,各个事例之间或有差别、或有递进。
5. 通讯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哪些种类?
【答案】通讯的种类,按表现形式分有多种:
(1)一般记事通讯
报纸上多数通讯属于一般的记事通讯,有故事情节,有比较完整的过程,材料比较具体、形象,能体现出通讯的新闻性、完整性、形象性。
(2)访问记
访问记由记者出面登场,以采访活动的过程为主要线索,结构和组织材料。写作时有问有答,现场感较强,而且可以穿插各种背景材料,使通讯有一定的深度。
(3)专访
专访是访问记的一种,是就特定的问题、特定的对象进行的专门的访问,内容集中。专访以人物、现场和记者为三要素,突出“专’夕、“访”两字。专访的谈话面不宜太宽。
(4)特写
特写注重再现生活中的某个特定的画面,用放大的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绘事件和人物的某些片断和部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
(5)大特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