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赵树理小说接受研究

关键词:赵树理 小说 接受研究 海外

  摘要


赵树理是我国现当代文学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为农民而写的创作理念和充满个人风格的作品曾对我国文坛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引领了一个文学流派“山药蛋派”,在现当代文坛具有颇为重要的地位。
本论文写作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对赵树理小说接受情况进行梳理。研究时间重点在于从赵树理自《小二黑结婚》广为人知开始,一直到新世纪以来七十年间的接受情况。对于同一个作家及其作品,由于时代背景、接受角度、审美思想等等的不同,不同阶段的接受者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同一阶段的接受者彼此之间的观点也大有不同。我们要做的就是梳理不同阶段接受者对赵树理小说的不同表现,和整体发展趋势,并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力求表现出不同阶段的赵树理小说接受者有不同反应的历史过程,从而表现各个阶段读者的接受视野,展示他们不同的接受角度和关注点,并且进一步探究这种接受观点变化背后深层的社会历史原因。此外,还对赵树理小说几十年来的接受情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本论文根据赵树理小说接受情况的不同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梳理1949年建国以前的赵树理小说接受情况,赵树理的创作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开始,但真正受到瞩目是在1942年《小二黑结婚》发表之后,本章介绍了赵树理早期作品风格由欧化向通俗的的转变,这是读者对赵树理小说接受的开始,随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赵树理为农民而写作的创作理念普遍为接受者所接受,这个接受视野为文坛所公认。
第二章主要是对建国以后至“文革”结束这段时间(1949——1978)的赵树理小说接受情况进行梳理。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赵树理小说接受情况变化较大,“文革”前后的反差尤其明显。经历了建国前的赞美期,十六年时期的批判声音明显多了起来,表现为赵树理作品蕴含思想的质疑,这与当时接受者的接受角度受当时“左”的思潮影响相关,但也有很多有价值的接受成果。至于“文革”时期则无接受研究可言,赵树理本人受到迫害,其作品也被污蔑。
第三章则是对赵树理小说新时期以来(1979年至今)的接受情况梳理。政治历史因素的改变,使得文坛风气大为好转,赵树理小说接受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对赵树理小说创作思想的探究、对赵树理生平的介入、赵树理小说流派研究、和对赵树理小说全方位的解读等都进入了接受者的接受视野,并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
第四章主要是对赵树理小说海外接受的研究情况综述。根据国外对赵树理小说的接受情况不同而分为三大板块,欧美、苏联和日本。赵树理小说在各个板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各有特点,早期国外的接受角度总是从各自的需要出发去解读赵树理的创作,后期的解读则更注重文学上的价值,其中尤以日本的接受者研究程度更深、更有成果。
在以上的梳理和分析后,结语部分总结了大概的接受研究情况,并提出了赵树理小说接受研究中仍然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加以思考,如最广泛的赵树理小说接受者——农民群众反而淡出了接受研究的领域,以及新的方法和视角要在研究中更加推广应用,这些问题还有待赵树理小说的接受者们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