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805普通生物学2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立克次氏体。
【答案】立克次体是指一类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在许多方面类似细菌,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
2. 炭疽病。
【答案】炭疽病是一种植物疾病,发生於温暖潮湿地区,侵染多种草本和木本植物,由某些具分生孢子盘的真菌所致。症状是叶、茎、果或花中出现各种颜色的凹陷斑。斑点常扩展而导致萎蔫、萎凋或组织死亡。
3. 衰退
【答案】衰退是指由于自发突变使某物种原有一系列生物学性状发生量变或质变的现象。
4. 过滤除菌。
【答案】过滤除菌是指利用一定孔径的滤膜阻止微生物的通过而除去溶液中或者空气中微生物的除菌方法。
5. 准性生殖
【答案】准性生殖是指一种类似于有性生殖,但比它更为原始的一种生殖方式,它可使同种生物两个不同菌株的体细胞发生融合,且不以减数分裂的方式而导致低频率的基因重组并产生重组子。
6. 环状沉淀反应与絮状沉淀反应。
【答案】环状沉淀反应是在细口径的小试管内先加入已知抗体血清,再将经过适当稀释的待检可溶性抗原沿管壁小心加在抗血清表面,使之形成界面清晰的两层,数分钟后,若在两层液面交界处出现白色沉淀环,即为阳性反应,本实验可用于抗原的定性实验;
絮状沉淀反应是抗原与相应抗体在试管中或凹玻片上混匀,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肉眼可见的絮状沉淀的反应,主要用于测定毒素及抗毒素等。
7. 病毒(virus )
【答案】病毒(virus )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
其本质是一种只含DNA 或RNA 的遗传因子,它们能以感染态和非感染态两种状态存在。
8. 羧化酶与包涵体
【答案】羧化酶是存在于一些自养细菌细胞内的多角行或六角行内含物,大小与噻菌体相仿,内含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在自养细菌的
结构,这种水不溶性结构称为包涵体。
9. 蓝细菌。
【答案】蓝细菌,又称为蓝藻或蓝绿藻,是一类革兰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 、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
10.固氮微生物。
【答案】固氮微生物是指能将大气中的分子氮催化而还原成氨的微生物。
固定中起关键作用。包涵体在某些生长条件下,细胞内能积累某些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它们致密的集聚在细胞内,或被膜包裹或形成无被膜裸露
二、简答题
11.某微生物发酵厂的发酵液出现疑似噬菌体感染的异常情况,试设计一简便快速实验证实之。
【答案】将少量的发酵液与大量的敏感性指示菌(遇到溶源菌裂解后所释放的温和噬菌体会发生裂解循环者)相混合,然后与琼脂培养基均匀混合倒一个平板,经一段时间培养后,就会一
一长出菌落,平板上出现四周有透明圈围着的小菌落的特殊噬菌斑,就说明发酵液被噬菌体感染。
12.生长因子包括哪些化合物?微生物与生长因子的关系分几类?举例说明之。
【答案】(1)生长因子是:一类对微生物正常代谢必不可少且不能用简单的碳源或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它的需要量一般很少。广义的生长因子除了维生素外,还包括碱基、卟啉及其衍生物、留醇、胺类、C4〜C6的分枝或直链脂肪酸,以及需要量较大的氨基酸;而狭义的生长因子一般仅指维生素。
(2)各种微生物与生长因子的关系可分以下几类:
①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这类微生物不需要外界提供生长因子的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如多数真菌、放线菌和不少细菌,如E.coli 。
②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这类微生物需要多种生长因子,如乳酸细菌、各种动物致病菌、原生动物和支原体等。一般的乳酸菌都需要多种维生素;许多微生物及其营养缺陷型(突变株)都需要不同的嘌呤、嘧啶碱基。
③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在其代谢活动中,会分泌出大量的维生素等生长因子,因此,它们可以作为维生素等的生产菌。
(3)举例说明:例如是生产维生素B2的阿舒假囊酵母和棉阿舒囊霉。
13.简要描述
【答案】
(1)结构: 细菌细胞壁结构的主要差异。 细菌细胞壁结构的主要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表
1
表
2
14.试图示并用文字说明酵母菌的模式构造。
【答案】酵母菌的模式构造如下图。
图
15.试图示
【答案】(1)细胞壁的主要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异同。 细胞壁的构造如下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