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辛弃疾在所有的词人中存词量最大,而且其词的艺术成就也极高,故而一直以来,稼轩词历来为人们所关注。本文试从精神分析学派的情结理论为切入点,分析辛弃疾英雄情结产生的原因及在稼轩词中表现,进而更为深入地研究辛弃疾的心理及其词作的关系,分析英雄情结对他的影响。全文共包含四章。
引论,回顾自南宋以来对辛弃疾词的批评史,通过分析历代著名的评论,表现人们对稼轩词的英雄之气的认可及接受过程,并分析辛弃疾词作与婉约派风格相似的原因之原在。综述建国以来学界对辛弃疾的研究的主要成果,分析辛弃疾英雄情结的研究现状,指出其不足之处:都没有全面的指出辛弃疾英雄情结产生的原因及其在他一生中的作用。
第一章,从词的内容入手,通过功成名就的英雄和失路英雄的对比,展现他对英雄的惺惺相惜之情及他的英雄失路之悲。词中功名意识及补天意识则表现出了辛弃疾的政治主体意识,收复失地是他一生的梦想。论述辛弃疾对南宋士风的批判和对自己烦闷心理的抒写都是因为作者顽强的进取精神。而以上这三点又是所有的英雄们的共同特征,是英雄情结的集中的体现。
第二章,引入精神分析学派特别是荣格的情结理论,说明情结是人类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及个人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情结具有的自主性使之成为人格分裂的潜在因素,但是另一方面它也是人的灵感和内驱力的源泉,因而能够驱使主体产生创作的冲动。进而分析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是赵宋时期所有知识分子的集体无意识的体现,而生活在沦陷区的经历又给辛弃疾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加之辛弃疾个人性格方面的影响,这就促使他产生了英雄情结。英雄情结一旦产生就具有极大的凝聚力,它在辛弃疾不同的人生阶段产生了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也是辛弃疾进行文学创作的主要的动因。
情结是人的意识和无意识相结合的复杂的产物,影响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因而他必定影响创作主体的审美情趣。辛弃疾的英雄性格必然也会影响他的审美情趣。第三章通过对稼轩词中军事意象的运用及对事物的动态化描写的分析,展现了辛弃疾对昂扬劲健之美的崇尚,而词中博大广阔的背景、典故及比兴手法的运用、及词中对立矛盾的设置则体现出了词人对沉郁之美的追求。
本论文运用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了数据统计、对比、类比等方法,主要分析了辛弃疾英雄情结在其词的内容和风格上的体现,及英雄情结产生的原因和作用,尤以后者为重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