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大学政治经济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一元经济
【答案】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形成的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是在资本积累不足、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科学技术极为落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严重缺乏(在发展中人口大国还要加上人口数量压力和人均资源占有量约束)等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现代化,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期间,发展中国家一般都会同时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和部门:一种是以传统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收入只能维持劳动者最低生活水平的乡村农业部门; 另一种是以现代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较高、劳动者工资水平也相应较高的城市工业部门。这就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必然出现的二兀经济结构。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在促进二元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二元经济走向一元的现代经济,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2. 消费信用
【答案】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消费信用的方式主要有赊账、分期付款和发放消费信贷等等。赊账是利用结账信用卡,凭信用卡先购后支付。分期付款是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先支付部分现款,然后根据签订的合同,分期加息支付余下的贷款。在货款未付清前,商品所有权属于卖者。分期付款多用于耐用消费品的交易。根据接受贷款的对象不同,消费信用可分成两类:一是买方信贷,银行直接对商品消费者发放贷款; 二是卖方信贷,由银行凭分期付款单据并以此作抵押,对销售商品的企业发放贷款。消费信贷是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向缺乏货币购买力的消费者提供贷款的活动,是推销商品、扩大销路、刺激需求的手段。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答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危机。它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经济现象; 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阶段,既是前一周期的终结,又是新周期的起点。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是:商品大量积压,市场盈溢,物价猛跌; 工厂、商店和银行大量破产倒闭; 信用关系遭到严重破坏,现金奇缺,利息率上升,有价证券行市暴跌; 失业人数剧增,实际工资下降,劳动大众生活恶化,整个社会陷入混乱和恐慌之中。
经济危机的现实性和必然性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但生产资料和产
品却属于资本家私人,使社会化生产从属于一个个资本家追逐利润的狭隘利益,使社会生产的主体一一广大劳动人民处于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这就形成了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对抗性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中起主导作用的矛盾,因而是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经济危机的爆发成为不可避免。
4. 对外贸易
【答案】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经济活动,是一个国家国内贸易向国际的延伸。从一个国家看这种交换活动,是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称为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从国际范围来看的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按交换对象的形态,国际贸易可划分为有形贸易、无形贸易和技术贸易。
5. 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证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
(1)资本证券化,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以股票的形式公开发行,并允许自由转让;
(2)个人财产与企业财产相分离,股东除了负出资的义务外,对公司债务不承担任何责任;
(3)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股东虽然有资本所有权却没有业务执行权,股东不会参与经营,企业经营权由董事会和经理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式有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两种。
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优点在于股东风险小,能迅速集中大量资金,为个人投资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 同时,公司的发展比较稳定,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提高整个社会的协作化水平。
6. 经济制度的两种规定
【答案】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
(1)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
(2)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
7. 商品经济
【答案】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1)社会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或行业,产品。
(2)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各个生产者依照社会需要生产不同的
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木经济制度
【答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除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基本形式以外,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形式主要有:个体所有制、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具体而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简答题
9. 简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关系。
【答案】(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问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上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包含了以下儿点内容:
①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一定时期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生产者普遍使用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
②正常的生产条件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
③在现有正常生产条件下,由于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存在区别,同种商品生产所需要的时间也会不同。
④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是一个不断扩大规模的再生产过程。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这是指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不同商品的供求状况会直接影响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条件,如果供给超过需求过大时,优等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生产条件,引起商品价值下降,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将向上移动; 反之,如果需求超过供给过大时,劣等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生产条件,引起商品价值上升,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将向下移动。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是通过生产条件的变化实现的,因此,决定价值的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两种含义的相互关系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如果说第一种含义是价值决定的基础,那么,第二种含义则是价值的实现。
②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又各有区别:第一种含义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 第一种含义所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所决定的则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 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