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企业经济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请比较食品质量安全的不同定义。
【答案】食品质量安全:绝对性与相对性之分
①世界卫生组织定义食品安全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食品卫生指为保证食品安全性和适合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
②美国学者Jones 定义绝对安全性是指确保不可能因食用某种食物而危及健康或造成伤害的一种承诺,即食物绝对没有风险。相对安全性是指一种食物或成分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健康损害的实际确定性。③中国食品安全定义对食品在按照预期用途被加工和(或)食用时不会伤害消费者的保证。
2. 简要分析持续农业的发展趋势。
【答案】持续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
(1)追求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持续农业是技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统一体,创造一种使人类与自然界相协调的和谐格局,形成人与其他生物共存的生态系统,以确保可持续发展为主导,既造福当代人又造福后代人,使人类在地球上能够世代更好地繁衍生息。
(2)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农业要可持续发展,就改变石油农业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弊端,变资源经济为技术、知识集约型经济。现代农业科技在学科分化、分工的同时正走向新的综合与联合,发展多专业的综合应用,发展可持续性的高新技术,节约或替代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3)建立经济与生态良胜循环体系
可持续农业必须既能使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以适应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又不超越农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机制所能承载阈限,维护系统的动态平衡和持续生产力,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生态系统能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经济良性循环与生态系统的良胜循环是紧密相关的,超出生态循环的生态经济系统,必须是既有高效率的经济增长,又能保护生态环境,使资源可供持续利用; 现代持续农业不仅是有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是生态环境优化的。
(4)强化农业系统内的自养、自控功能
农业的有机性是不可替代的,在维护生物自然再生产过程中实现有机物质循环,促进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转化及互促、互制功能,再以农业系统外部增加生物工业物质技
术的投放,发挥农业系统内自然再生产过程的自养和自控功能,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
(5)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要求实现从开环的末端治理到闭环的全过程控制的变革,实行3R 原则一一减量化(Reduce )、再利用(Reuse ), 资源化或再生利用(Recycle )
其中,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 冉利用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物品在消费和生产中的时间强度; 资源化或再生利用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6)广泛应用现代高新技术
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是持续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动力。除常规农业技术外,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微观工程技术将大规模应用于持续农业,农业宏观生态工程技术如污水处理、生物活性肥料等也将广泛应用于持续农业。
3. 了解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与特征。
【答案】(1)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①中国是世界上近20年来农产品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②中国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③由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
④在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中,粮食、棉花、油料等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趋于下降,进口却小断上升; 而动物、园艺、加工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份额则均呈上升趋势;
⑤国内资源逐渐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农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下降。
(2)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结构特征
①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地区结构特征
1990年以来,分布结构比较稳定,始终以亚洲国家(地区)以及美国为主要的出口市场,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
中国农产品贸易的顺差主要来自亚洲地区,而贸易逆差主要来自北美地区。
②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特征
a. 出口产品种类
蔬果类、肉类、水产类以及动植物原料类农产品的出口规模不断提高,其出口占到农产品出口总额比重也不断上升。
b. 出口集中程度
出口贸易比重的集中度有了显著提高,出口规模向少数几类农产品集中的程度加强。
c. 进口
农产品种类由谷物类、糖类、纺织纤维类,转变为油籽类、纺织纤维类、植物油类和水产类。
4. 流通与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含义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案】(1)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含义
流通起到缩短生产和消费距离的作用,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流通过程是由“三流”组成的,即商流、物流和信息流。
①商流是指商品所有权和货币所有权的转移,是商品价值不断被实现的运动过程。包括交易过程中的看货、洽谈、签约、成交、结算等业务内容。通过商流形成交易,卖主的商品所有权转移到买主手中,而买主手中的货币转移到了卖主手中。
②物流是指商品实体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空间位置移动以及相关的经济活动,包括运输、流通加工、仓储等业务内容。
③信息流是指与交易有关的各种消息、情报、资料的搜集、处理和传递的运动过程,包括信息的收集、储存、加工、传递、使用等。信息流产生于商流和物流活动中,是知识和行情的传递载体,为商流和物流活动服务。
(2)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关系
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是实现商流目的的手段,是流通的基础业务活动。信息流反映商流和物流的运动过程,对商流和物流活动起指导和控制作用,为商流和物流活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在商流、物流和信息流二者之间,信息流是导向,商流是前提,物流是基础。一方面,信息流既制约商流,又制约物流,并且将商流和物流联系起来,完成商品流通全过程; 另一方面,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推动流通过程不断向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以信息流为媒介,通过商流实现商品的价值,通过物流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
5. 传统农业有哪些特征?
【答案】传统农业的特征包括:
(1)技术停滞
在传统农业中,农民以传统的直接经验技术为基础,使用简陋的铁术农具和人力、畜力以及水力和风力进行生产,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极其缓慢,农业完全以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
(2)粗放式耕作与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相结合,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
粮食产量的增加的途径:
①扩大耕地面积,形成粗放式耕作
由于地球上可开垦荒地有限,这一方式越来越失去了发挥作用的余地。
②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劳动投入,形成劳动密集型的精耕细作
山于技术停滞,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发挥作用,因而劳动生产率呈下降趋势。
(3)封闭的、自我循环和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在传统农业中,很少有外部生产要素的投入,而所生产的农产品也主要是满足自己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产品剩余很少,农业生产基本处于自我循环状态,形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