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宁夏乡土音乐文化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

关键词:宁夏,乡土音乐,民族文化,中学音乐教育,实践研究

  摘要


笔者通过研读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发现,课程标准中体现出弘扬民族音乐,发展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必要性。课程内容部分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的渗透。实施建议中也建议因地制宜实施开发利用当地音乐资源。

地域性音乐又被称为乡土音乐,具有典型地域特色,能够充分体现特定区域的生活、文化、民俗特点。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乡土音乐在教育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中学阶段是培养个人音乐文化素养、提升综合素质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将乡土音乐文化引入课堂中具有积极的教学创新意义。倡导乡土音乐文化进入中学课堂,能够有效拓展中学生的文化视野,促使综合知识的掌握更为全面且牢固,同时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随着逐渐推进的教育改革,乡土音乐正逐步发展成为中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扩充、教学方式的变革等对中学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1]。

我所在的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回族人民的聚集地,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回族“花儿”、乐器“口弦”以及回族舞蹈等。作为塞上音乐文化璀璨的“明珠”,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回族的音乐文化在校本内容中也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让回族的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音乐教育中也是很必要的。教师优先开发本地的坊间音乐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这些坊间资源,培养中学生对自己家乡音乐文化的热爱、继承以及发展,成为了实施中学乡土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然而现如今,这些文化精髓时刻面临失传,通过乡土音乐文化的学习,可在一定程度上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夏回族自治区有着丰富的乡土音乐资源,在新课改环境下,这些具有宁夏特色的乡土音乐逐渐走进课堂,并成为音乐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这些年对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摸索,乡土音乐在中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校对于乡土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音乐教学师资、教材改进、乡土音乐资源整合优化等方面付出了积极努力。在完善音乐教学模式的同时,宁夏乡土音乐作为非文化物质遗产的一种,在青少年中发扬传承,让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校园音乐教育入手,这样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本文以宁夏乡土音乐为例,对于中学音乐教学中乡土音乐运用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实地调查、查阅文献等方式,对宁夏乡土音乐在中学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发现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完善意见和建议。旨在通过对中学音乐教学引入乡土音乐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现阶段开展这项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策略,为乡土音乐与中学音乐教学的融合拓展更为广阔的途径。

 

[1] 尹文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现代交际.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