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905公共管理综合考试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宏观效率
【答案】宏观效率是指不同国家中市场和政府(非市场)的相对规模所真正引起的经济增长率。在研究政府绩效时,宏观效率是指不同国家中不同制度安排所引起的总体发展速度。其中的制度安排包括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第三部门的相对规模和相互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及其政府结构和不同政府部门的职能分工等,总体发展速度既包括经济增长率,又包括文化、教育、社会道德水平等方面的社会发展速度。
2. 机关会议
【答案】机关会议是指为了商讨和处理机关日常事务,进行沟通和协调,汇集意见和信息、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而最终形成共识、进行决策的会议。政府中的机关,除了为推进自身机关管理工作而召开会议、议事决策、解决问题外,同时还负责政府部门中的各类会议的管理工作机关会议管理是机关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分权制
【答案】分权制,又称多兀制或分离制,是指将行政权力较多授予下级的一种组织体制。其特征表现为行政下级在其管辖权范围内、名义和实际上都享有主动采取行政措施的自主权,上级除负监督责任外不横加干涉,而由下级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其是。其优点是:分权制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特点,因而容易收到因地制宜的功效,同时也有利于培养民主精神、主体意识和工作热情; 缺点是:分权过甚,也可能破坏政令的统一,出现各自为政、政出多门的现象,从而损害国家行政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功能。
4. 职业道德
【答案】职业道德是指同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职业道德是在特定的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其不是一般地反映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的要求,而是要反映职业、行业以至产业特殊利益的要求,其形式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职业道德的作用在于
①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关系,加强职业、行业内部人员的凝聚力;
②调节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用来塑造本职业从业人员的形象。职业道德既能
使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职业化”,又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
5. 逆向授权
【答案】逆向授权是指下属将本应自己解决的问题上交,使上级授权主体又成为授权的客体的现象。逆向授权是行政授权的负面效应,使上级成为下属的牺牲品,在授权过程中必须加以克服。克服这一现象的关键在于上级授权者事先要考虑授权客体能够接受权力的能力。
6. 经验决策
【答案】经验决策是指决策者凭经验制定决策的活动与过程,或者说凭经验进行决策。经验决策是相对于现代科学决策而言的。经验决策产生于蒙昧时代,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按照美国决策理论家西蒙的观点,经验决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凭习惯决策时期。第二个时期被称之为标准操作规程时期。第三个时期称之为决策组织专门化时期。
7. 个人责任
【答案】个人责任是指个人应尽的义务和因自身行为造成的后果需承担的责任。在公共行政学中,个人责任指政府官员从自身的公务身份出发而承担的行政责任。在通常情况下,政府官员在按规定执行职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行政责任由国家承担。在特定条件下,由导致责任追究的行政官员个人承担。个人责在确定的依据是是否“故意或重大过失”,主要表现为官员损害性行政行为的有意和非规定性质。完全按照规定执行职务或在不知情的条件下执行行政指令、行使自由裁量权而产生的行政过失,官员个人一般不负责任。
8. 行政品德
【答案】行政品德是指公务员在行政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行为特征和倾向。行政品德是行政伦理规范在公务员个人职业心理和职业行为中的体现,其既具有行政伦理规范的约束力,又具有内在的主动性,是行政自律与他律的高度统一。公务员一旦形成了行政品德,就具备了一种行政伦理规范的自觉性,能够起到有效克服自利行为,提高行政责任、防止腐化堕落、净化行政环境的作用。
9. 国际收支平衡
【答案】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大体平衡的状态,即所有国家的全部对外支出与收入相抵的状态。国际收支平衡一般用国际收支平衡表来反应,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储备资产的实际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因为国际收支与国内收支是密切联系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往往意味着国内收支不平衡。
10.行政主体
【答案】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对与行政主体含义的理解有狭义、较狭义、广义之分,具体内容是:
①狭义的理解认为,行政主体就是狭义的政府,亦即国家行政机关。
②较狭义的理解认为,除国家行政机关之外,立法和司法机关或者其中的某些机构都可作为行政主体,原因在于立法和司法机关当中都有执行性的行政事务存在,也就是说,行政主体应该是广义的政府。
③广义的理解认为,行政权力普遍存在于各种公共组织当中,因而行政主体也就等于是公共管理主体。依据此说法,不仅政府,就连非政府组织、政党和各种社会团体也都可以成为行政权力的主体。
二、简述题
11.简述行为学派的组织原则。
【答案】(1)人格尊重的原则。社会——心理需求是人们工作热情的主要动因,因此应当在人们的感情与工作任务之间建立合理的平衡。
(2)运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非正式组织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正式组织的领导、管理制度及其效能,因此,应当充分认识并合理运用之。
(3)参与管理的原则。通过参与管理,增加成员的主体意识,进而调动人的潜能。
(4)优化人际关系的原则。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组织的整体氛围和成员心理平衡,因此,应当经常注意调节人际关系,引导健康、和谐、有益互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5)培养新型领导能力的原则。其核心是民主管理意识和技能,因此,应当培养各级管理人员倾听意见、了解下情、吸引群众的观念、技能和魅力。
12.简述行政方法的价值和功用。
【答案】行政方法作为沟通行政理念、行政价值选择与行政目标、行政政策措施的通道和桥梁,在行政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实践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功用。
(1)行政方法是履行行政职能、完成行政任务、实现行政目标、取得行政绩效所必经的桥梁和途径。
(2)行政方法是贯彻执行国家法权主体确定的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和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手段。
(3)行政方法是行政组织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行政工作的关键。
(4)行政方法是发展社会卞义市场经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必要条件。
(5)行政方法是各行政单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现微观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
(6)行政方法是我国当前克服行政管理中现存各种官僚主义、效率低下弊端,实施全面改革的迫切需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