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专业技法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阿诗玛》
【答案】海燕电影制片厂1964年出品,根据同名民间长诗改编,编剧葛炎、刘琼,导演刘琼,阿诗玛扮演者杨丽坤。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故事片,影片以优美抒情的格调描述了男女主人公坚贞纯洁的爱情,并围绕这个动人的故事,展现了云南石林的美丽风光,以及火把节里富有浓郁撒尼族特色的风俗画面,加之片中颇具诗意的歌曲、传奇性的神话情节,使影片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1982年,在西班牙第三届桑坦德国际音乐舞蹈电影节获最佳舞蹈片奖。
2. 史东山
【答案】史东山是我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导演、编剧,是我国电影的奠基人。1932年他与蔡楚生合作编导我国第一部以抗战为主题的故事片《共赴国难》,从此走上艺术道路。他从业于联华影业公司,期间拍摄了一系列触及社会问题、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影片,代表作有《八千里路云和月》《新闺怨》《胜利进行曲》等。建国后,他编导的影片《新英雄儿女传》获得1951年第六届卡罗维. 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导演奖。
3. 沈浮
【答案】沈浮(1905-1994),导演,又名沈哀鹃,天津人。沈浮为40-50年代著名导演,《万家灯火》为其40年代代表作品。这是一部相当现实化的影片。通过胡智清一家的生活变化,真实表现了战后国民党统治区生活的面貌,隐含了对现实的剖析和揭示。《万家灯火》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国现实主义冷峻平实电影的典范。
4. 石挥
【答案】石挥,30-40年代从事话剧创作已经有巨大名声,在电影角色创作上也取得出色成就。《我这一辈子》是他编导的杰作。这是一部新中国建立之初最为典型的表现旧时代悲剧的上乘作品。影片通过一个老警察这样一个特定社会的人,以历经不同时代的经历来表现黑暗社会对人命运的一次次压迫、残害,证明旧时代的换汤不换药和无可救药。
5. 《孤儿救祖记》
【答案】编剧郑正秋,导演张石川。明星影片公司于1923年拍摄,首开社会片先河。影片内容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封建因果报应思想与主张贫民教育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混合体。影片上映后轰动一时,不仅在经济上挽救了明星影片公司,而且是中国电影成为有民族特色、独立的艺术形式的开端。
6. 《马路天使》
【答案】1937年,袁牧之创作的代表作,该片是30年代中国电影的杰出代表,在思想内涵上达到此阶段电影主流传统的突出成就一一具有现实主义的深刻性意义; 在艺术技巧上达到成熟一一具备电影整体表述语言的突出质量。无论是当时还是几十年后复映,都获得了赞誉。《马路天使》为中国电影达到第一个高峰划上了圆满的休止符。
7. 夏衍
【答案】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是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也是杰出的剧作家、中国电影著名领导者与编剧家。他组织领导了左翼电影运动,并且以刻苦的努力学习掌握电影规律,在30年代创作出电影剧本10余部,成为中国电影剧作的杰出作家。30年代,他在无声和有声电影创作中都有出色的作品,其中默片杰作当属《狂流》和《春蚕》。新中国建立后,他编剧的《祝福》和《林家铺子》成为新中国电影的经典。
8. 孙瑜
【答案】孙瑜(1900-1990),编剧、导演,四川自贡人,是30年代艺术个性十分突出的导演。与同时代人关注现实社会苦难和问题一样,他的影片也没有远离社会,但孙瑜的创作充满浪漫诗意和主观情感、风格独树一帜,有“诗人导演”之称。30年代,孙瑜创作的重要影片有《野玫瑰》《火山情血》《天明》《小玩意》《大路》等,显示了在抒情浪漫的艺术风格上达到的成熟。
9. 《霸王别姬》
【答案】1992年陈凯歌执导的影片,对历史进程的剖解是借助舞台上和现实中角色人性纠葛的离奇来透视,影片的艺术表现厚度是触动人心的,而人性扭曲表现也是深入的,由此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搁大奖。
10.景深镜头
【答案】景深镜头是摄影机沿着纵深方向安排组织被拍摄对象,从而产生逼真的空间立体感觉的镜头。当人物在前后景之间运动,立体感格外强烈。景深构图在视觉上突破了戏剧、绘画中存在的“第三面墙”,给电影造型开拓了新的领地。现代电影常常运用开放式构图,以获得更强的空间真实感和造型潜力。创作者可以利用前景和后景两个空间内的不同事件形成对比关系。
二、简答题
11.简述20年代以前中国电影概貌。
【答案】(1)1905年以前的中国电影“史前期”1895年世界电影诞生,1905年中国电影出现。电影是有发端期可寻的唯一艺术。它的诞生与时代、社会、科技、商业需求息息相关。透过电影历史,我们会发现社会人心的起伏变化、生活时尚的流转迁变,所以一部电影史某种程度上就是社会变迁的艺术折射。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的《定军山》,此前的中国电影放映、流通史就可称为“史前期”。输入电影是从中国的商业发达都市一一上海开始的。
(2)20年代中国电影的萌芽与初创期
中国民族电影是从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戏曲电影《定军山》开始的。《定军山》是中国民族电影试图以独立形象出现的开端,它所涉指的内容(戏曲),采用的方法(记录式),以及简单的镜头表达方式,成为中国电影相当长时期的基本形式。
中国民族故事片的最初尝试是由1913年第一部故事短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开始的,由中国第一代影人张石川和郑正秋第一次合作拍摄。同时,在1913年,香港的黎民伟编导的2本故事短片《庄子试妻》也拍摄而成。自1920年到1921年间,在上海开始了中国第一批长故事片的摄制,其中,最早的几部是《阎瑞生》《海誓》《红粉骷髅》。
20年代电影发展经历了2个比较明显的阶段,即1926年前和1926年后的不同风貌。大略而言,前一阶段以谐噱滑稽和社会家庭问题的表现,形成内容多样又良莠混杂的局面,包括现存最早的中国影片《掷果缘》在内的谐噱滑稽片,和社会家庭问题影片《孤儿救祖记》。后一阶段则被滚滚而来的时潮所裹挟,造就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蔚为壮观的商业类型片风行时期。
12.为什么说《神女》是中国默片时代的典范性作品?
【答案】影片的风格在当时被誉为“灵魂的写实主义”,因为影片中的女主人公挣扎在一种痛苦的“两重生活”之中,她的挣扎不仅是一种生存的挣扎,更是一种灵魂的挣扎。在影片中,编导吴永刚表达了他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的深切的同情和对无私母爱的赞美。影片具有较为明显的批判现实的意味,正如吴永刚在《<神女>完成之后》一文中所说的:“在上海,尤其可以见到这种现象:她们被人蹂蹭,被人唾弃,被当作榨取金钱的工具,过着非人的生活。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这是社会经济制度的病态。”
13.简答摄影中影响景深的因素。
【答案】摄影中影响景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光圈
在镜头焦距相同,拍摄距离相同时,光圈越小,景深的范围越大; 光圈越大,景深的范围越小。这是因为光圈越小,进入镜头的光束越细,近轴效应越明显,光线会聚的角度就越小。这样在成像面前后会聚的光线将在成像面上留下更小的光斑,使得原来离镜头较近和较远的不清晰景物具备了可以接受的清晰度。
(2)焦距
在光圈系数和拍摄距离都相同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范围越大; 镜头焦越长,景深范围越小。这是因为焦距短的镜头比起焦距长的镜头,对来自前后不同距离上的景物的光线所形成的聚焦带(焦深)要狭窄得很多,因此会有更多光斑进入可接受的清晰度区域。
(3)物距
在镜头焦距和光圈系数都相等的情况下,物距越远,景深范围越大; 物距越近,景深范围越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