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广播电视的政治特征。

【答案】广播电视的现状包括现状、政治特征、管理体制三个方面的内容。广播电视的政治特征因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同而不同。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广播电视具有高度商业化和垄断化的特征,并为资产阶级、特别是为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需要服务的。

(2)社会主义国家的广播电视,是为社会主义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自80年代末期起,苏联和东欧地区发生了重大政治变化,这些国家的广播电视的政治属性也发生根本的变化。

(3)发展中国家的广播电视,为维护国家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满足本国人民的信息和娱乐需要进行艰苦的创业。

由于各国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而显得千差万别。

2. 巴西主要的通讯社有哪些?

【答案】(1)南美洲通讯社

二战期间,1942年成立了南美洲通讯社(阿萨社),1951年停办。

(2)巴西通讯社

1945年巴西政府成立了官方通讯社巴西通讯社,1979年改名为巴西新闻公司((EBN ),是总统府的一个机构,总部设在首都,在各州首府有分支机构。其责任是向报界免费散发有关政府的消息和材料,并出版一种综合各地重要报纸动态,以供总统和政府领导了解当天新闻的内部刊物《概要》。此外还免费征用各地电台1小时,每晚7时至8时向全国广播它编辑的有关政府、法院和议会的重大消息,同时生产国内新闻纪录片。

巴西还有几十家小型通讯社,影响都不大。

3. 简述网络传播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

【答案】(1)新闻传媒形式的重要变革

数字化、多媒体和互联网络等新技术、新媒介给现行新闻事业带来的巨大影响,首先表现在媒介形式的变化上。在网络媒体上,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得以综合展现。对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而言,从此拥有了一个崭新的互相整合的平台。

可以预期,最终大众媒介的形式将以整合后的平台为主,传统媒介的状态将逐渐退居边缘。

(2)新闻工作方式的根本变化

①计算机网络提供了种种新闻采集、制作和发布的新工具。这些基于互联网的工具的运用,带来了新闻采制方式的重大变化。

利用联网数据库查询,到网上各种信息库、公告板中寻找线索,运用电子邮件或即时通话系统进行在线采访,运用制作软件加工素材,这些都成为记者们日常新闻采制的重要手段。

②新闻的报道方式和编辑方式也有了重大变化。网络媒体一改新闻传播中原有的平面和单一特征而变为立体和多媒体特征。这要求在报道和编辑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③新闻发行和传送方式也有许多变化。新闻产品的传送开始网络化,网上订购新闻、网上传送新闻、根据个性化要求分门别类地提供新闻,日益成为普遍的现象。

(3)受众和媒介关系的根本改变

互联网平台上有各种形态的传播,而大众传播无疑是网上重要的传播形态。

在传统媒介的大众传播过程中,传播对象一一受众总是作为被动地接“受”大众传媒信息的大“众”。而在网络传播中,这种情况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①受众不再等待新闻信息,而是主动检索、寻觅新闻信息,还会要求传播者“定做”新闻信息。

②他们不再按媒介的报道和编排顺序去接收信息,而是根据所需通过超文本链接等工具跳跃式、辐射型地去发掘、梳理、了解新闻信息。

③他们小再停留于看和听,而且可以方便地说和写,表达对新闻事件的反应和见解,随时把互联网从获取信息的媒介转为发布信息的媒介。这种变化在新闻传播史上是空前的。

4. 法国大革命与法国传播新体系之关系。

【答案】法国启蒙思想运动带给法国资产阶级新型新闻传播事业的是思想和灵魂,法国大革命就是这一新体系的暴力“催生婆”,法国大革命与法国传播新体系的关系如下:

(1)大革命打碎了封建的出版特许和检查制度,废除了新闻出版行业的封建专制机构与法律,埋葬了存在数百年之久的法国封建传播旧体系。

(2)大革命提高了法国不同社会阶层的公众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兴趣,提高了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地位,刺激了新闻事业的发展,并为政论性报刊在法国后续的悠久传统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3)大革命横扫了法国境外欧洲大陆的各封建王朝,促成了西欧、北美各国新阶级、新思想、新型传播事业的萌生和发展。

(4)大革命为法国外省报刊的崛起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了报道巴黎和其他地区的革命消息,法国各省的地方新闻事业在大革命的浪潮中诞生了。

(5)大革命为人类奉献了伟大的《人权宣言》,该宣言第11条款以清晰明确的表述和严谨的法律形式首次确立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社会传播新体系的崇高目标、基本原则和灵魂思想。从此,全球的新闻自由事业都在它的引导鼓舞下斗争、前进。

5. 工业革命使欧美各国相继进入廉价报纸时期的原国是什么? 廉价报纸有哪些特点?

【答案】18世纪后期,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推进给社会生活,也给近代报业带来了重大影响,各国相继进入廉价报纸时期。

(1)原因

①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 ②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增多,形成了新的广大读者群;

③阶级力量发生新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使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④高速轮转印刷机的产生,降低了印刷成本,报纸印得更快更多;

⑤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广告费收入成为报社的主要来源,报纸廉价销售成为可能。

(2)特点

①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

②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

③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也称大众化报纸,这是一种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

④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各种消闲性趣味性的软新闻;

⑤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

⑤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的广告。

6. 简述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

【答案】(1)杰斐逊简介

托马斯·杰斐逊是《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美国第三任总统、资产阶级革命家。在西方新闻自由发展史上,杰斐逊是资产阶级统治者中第一个企图把民主国家学说和报刊自由主义理论付诸实施的政治家。在执政时期,他促成了宪法修正案的通过,美国的新闻自由传统得以确立。他最为广泛流传的名言是“如果由我来决定选择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要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2)杰斐逊对新闻自由观的表达

①世界上每个政府都有人类的弱点和腐化堕落的胚芽,为了防止政府蜕化,必须由人民来监督。为了防止犯错误,须通过报纸让人民充分了解公共事务。虽然他们有时也会被引入歧途,但将会迅速纠正自己。

②民意是政府存在的基础,要向人民提供关于它们自己事务的全部情况,并且力争做到使这些报纸深入到全体人民之中,而不是在政治贵族中传播信息。第一个目标是给人民打开所有通向真理的道路。迄今为止,找到的最好的办法是新闻自由。

③言论出版自由与政府的秩序是一致的,正派的政府不会被言论打倒,决不能限制出版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