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资产评估学基础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我国资产评估业务准则的框架体系。

【答案】中国资产评估业务准则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资产评估基本准则。资产评估基本准则是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各种资产类型、各种评估目的资产评估业务的基本规范。其规范内容应不区分所评估资产的类别和评估目的,而是各类资产评估业务中所应当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资产评估基本准则对于各具体准则和评估指南具有指导作用,但并不与各具体准则和评估指南一一对应。

(2)资产评估具体准则。资产评估具体准则分为程序性准则和专业性准则两个部分。

程序性准则是关于注册资产评估师通过履行一定的专业程序完成评估业务、保证评估质量的规范,包括评估业务约定书、评估计划、评估工作底稿、评估报告等。

专业性准则是针对不同资产类别的特点,分别对不同类资产评估业务中的评估师执业行为进行规范。,专业性准则主要包括企业价值评估准则、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不动产评估准则、机器设备评估准则、珠宝首饰艺术品评估准则等。

(3)资产评估指南。资产评估指南包括对特定评估目的、特定资产类别(细化)评估业务以及对评估中某些重要事项的规范。评估师在执行不同的评估业务中所关注的事项不同,资产评估指南主要对资产评估行业中涉及主要评估目的的业务进行规范,如公司注册、公司股份经营、关联交易、抵押贷款、不良资产处置、法律诉讼等。资产评估指南也将涉及一些具体的资产类别评估业务,如专利、商标等。此外,资产评估指南还将包括一些对资产评估工作中重要特定事项的规范,如评估师在关注评估对象法律权属方面的责任等。

(4)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资产评估指导意见是针对资产评估业务中的某些具体问题的指导性文件。该层次较为灵活,针对评估业务中新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意见,某些尚不成熟的评估指南或具体评估准则也可以先作为指导意见发布,成熟后再上升为具体准则或指南。

2. 运用成本法评估机器设备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机器设备重置成本测算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选择复原重置成本还是更新重置成本。一般而言,在技术进步快,技术进步因素对设备价格的影响较大,或者说被评估设备已被淘汰(原企业不再生产)的情况下,应选择计算更新重置成本。复原重置成本仅在两种情况下适用:一种是技术进步慢或刚购建的设备,另一种是自制非标设备。

(2)机器设备的重置成本构成。机器设备的重置成本应包括使设备处于在用状态情况下所发生的全部成本。由于设备取得的方式和渠道不同,并且设备自身的构成也不同,在评估时需根据

具体被评估设备是外购的还是自制的,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是单台(件)还是成套设备,以及安装方式等来确定其成本构成。

(3)重置成本测算方法的选择。在机器设备评估中应选择何种方法来计算重置成本,需要根据被评估设备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应遵循以下规律:①对于自制设备而言,一般可采用重置核算法、综合估价法、重量估价法等来测算重置成本;②对于外购设备而言,若该设备目前仍在生产和销售,应以市场价为基础,再加上运杂费和安装调试费,即采用直接法计算其重置成本;③对于无法直接取得现行购置价或建造费用的设备,如果能够寻找到现有同类设备的市价、建造费用,或市价、建造费用加运杂费和安装调试费,就可采用功能成本法计算设备的更新重置成本;④对于既无法直接取得设备现行购置价或建造成本,也无法获得同类设备的购置价或建造成本的,可以采取物价指数调整法计算其复原重置成本。

3. 简述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内涵和评估对象。

【答案】(1)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内涵

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储备及与外界交换所表现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经济效益,即提供木材、能源、食物、药材、物种及其他原料所带来的价值;②生态效益,即由于森林环境的调节作用而产生的有利于人类和物种生息繁衍的效益,如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等;③社会效益,即森林对人类生存活动及人的心理情绪和教育等方面产生的作用。

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是上述三个方面的总和。尽管这三个方面的效益最终都转化为经济效益,但由于具体的经营者只能对其一部分经济利益具有控制力,所以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难以通过市场的途径得到全面体现,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通过市场以外的手段如财政补贴等予以补偿,才可能体现其实际价值。

(2)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对象

森林资源资产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交易价值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实际工作中的主要评估目的是为了确定市场交易价值,所以作为一项特殊的资产,其评估的对象主要是指发生产权变动或经营主体变动的森林资源资产,包括林木资产、林地资产和森林景观资产以及整体林业企事业资源资产。

4. 简述房地产评估的程序。

【答案】房地产评估一般应依照以下程序进行:明确评估基本事项、制订工作计划、实地勘察并收集资料、选用评估方法并进行评定估算、确定评估结果和撰写评估报告。

(1)明确评估基本事项

明确评估事项包括明确评估目的、了解评估对象、确定评估基准日及签订评估合同。

(2)制订工作计划

即对评估工作日程、人员组织等做出安排。

(3)实地勘察并收集资料

尽管评估师在受理评估业务时已通过对方提供的资料大体了解到评估对象的基本状况,但评估师仍需亲临现场勘察。

评估资料的收集在评估过程中是一项耗时较长、而且艰苦细致的工作。其内容涉及选用评估方法和撰写评估报告所需要的资料数据,包括:评估对象的基本情况;有关评估对象所在地段的环境和区域因素资料;与评估对象有关的房地产市场资料;国家和地主涉及房地产评估的政策、法规和定额指标。

(4)选用评估方法,进行评定估算

在调查研宄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便可根据选定的评估方法(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及其衍生方法),进行价值测算。

(5)综合分析确定评估结果

同一宗房地产运用不同评估方法评估出来的价值往往不一致,需要进行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是对所选用的评估方法、资料及评估程序的各阶段,做客观的分析和检查。分析时应特别注意:选用的资料是否适当、评估原则的运用是否适当、对资料分析是否准确。

(6)撰写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是评估过程和评估成果的综合反映,通过评估报告,不仅可以得到房地产评估的最后结果,还能了解整个评估过程的技术思路、评估方法和评估依据。

5. 运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时,对企业未来收益的预测应考虑哪些因素,可采用哪些方法进行预测?

【答案】(1)对企业未来收益的预测应考虑的因素

预测企业未来收益时,主要分析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①商品市场形势分析。对商品市场形势的分析,包括对商品的市场需求和供给状况两方面的分析。对于供给状况的预测,可以根据企业的短期计划及其现有的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征求有关管理人员的意见后进行。对市场需求预测,重点在于预测被评估企业产品近期市场需求量和今后一定时期内需求量的变化趋势。在企业产品需求和供给的预测基础上,确定企业未来的销售量,同时考虑产品价格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充分认识到价格变动与需求的内在联系,确定企业未来价格趋势,求出预计销售收入,为进一步预测企业的未来收益提供依据。

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对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国家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内、国际具体的经济环境,采取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颁布一系列的经济法规,并不断地加以完善。国家在特定时期、特定范围内采取的各种经济、技术政策,对不同企业的发展和未来获利能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可采用的预测方法

企业收益的预测方法一般有两类:一类属于主观预测法,即根据经营者和专家们的经验、知识来进行预测,如综合调整法、产品周期法等;另一类属于客观预测法,如利用时间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来预测未来收益趋势的时间序列法等。

①综合调整法,综合调整法是以企业收益现状为基础,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有利因素与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