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808中外美术史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六法
【答案】“六法”出自南齐前后的画家、理论家谢赫的绘画理论著作《画品》,这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六法”即:①“气韵生动”,是把生动的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作为艺术表现的最高准则; ②“骨法用笔”,是指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 ③“应物象形”,是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 ④“随类赋彩”是指色彩与所画的物象相似; ⑤“经营位置”,是指绘画的构图; ⑥“传移模写”,是指绘画的临摹和复制。“六法”的提出是古代长期绘画实践和理论探讨的具有总结意义的完整认识,在绘画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六法”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气韵生动”是对作品总的要求,是绘画中的最高境界。
2. 扬州画派
【答案】扬州画派又称“扬州八怪”,是指清代中期活动在扬州地区的一批画家,有郑燮、金农、黄慎等人。他们发展了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的阔笔写意画,尤其是写意花鸟画,冲击了当时流行的悍寿平正统花鸟画风,被称之为“怪”
3. 清六家
【答案】清六家指清初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犟、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六人的合称。亦称“四王、吴恽”。他们并非一个画派,却都强调临古,特别是推崇元人。以精熟的技巧,领导画坛,左右时风,被视为当时画坛的正统派。
4. 灵岩寺彩塑
【答案】灵岩寺彩塑为中国古代寺庙著名彩绘泥塑,存于山东济南市长清灵岩寺千佛殿内,共有四十尊彩塑罗汉。古代艺术家们在塑造这些罗汉像时,打破传统的佛教造像模式,侧重于写实,具有浓郁的世俗气息和现实生活情趣,以形写神,以神表情,以情现心,重在体现每尊罗汉的个性与特点,重在刻画出罗汉的内心世界,使之真实、生动,更接近于生活。他们高与真人等,形貌上可看出不同年龄、阅历及性格特征,眉目神情生动入微,呼之欲出。此外,人体与衣饰的关系处理也非常得当,线条的曲直、虚实与起伏,动作瞬间的衣褶变化,织物的质感,都表现的准确而生动,节奏感极强。这些彩塑罗汉像体现了宋塑高度的写生水平,塑像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僧人形象而较少“佛性”,体现了宗教雕塑的世俗化倾向。
5. “二王”
【答案】“二王”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
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有《兰亭序》、《官奴帖》、((姨母帖》等。王献之,字子敬,东晋书法家、诗人。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擅长绘画。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代表作有《鸭头丸帖》、《洛神赋》等。
6. 松江派
【答案】松江派又名“华亭派”,是明末山水画流派之一,以董其昌为代表。其支派有三:以赵左为首的称“苏松派”、以沈士冲为代表的称“百间派”和以顾正谊为代表的“华亭派”。他们都是当时的松江府人,风格互有影响,其画风逸润苍郁,骨格灵秀。
7. 南吉北磁
【答案】南吉北磁是指宋代形成的北有磁州、南有吉州两大民窑体系。吉州窑以烧制黑瓷著称,独创了以剪纸及木叶贴花为装饰的手法。磁州窑以烧制白釉黑花瓷为主,装饰技法以画花、雕釉最为流行,器物黑白对比鲜明,富有强烈、明快的装饰效果。
8. 釉陶
【答案】釉陶是指低温船釉表面有釉的陶器,胎质教坚硬,胎作灰白色,表面有一层灰白或青黄色的透明釉,火候高达千度左右,叩之有金石声,不易吸水,接近瓷器,因此也称原始瓷器。东汉是釉陶最发达的时期,釉陶器的种类有壶、蹲、罐、洗、博山炉、瓶等,还有坞壁建筑模型和俑人、猴、鸭、狗、鸡等陶塑; 此外,新出现了黑色釉。
9. 石窟寺
【答案】中国石窟寺是佛教寺院的一种形式,多依山崖开凿,窟前往往建造木构或仿木构窟前建筑,有些依附于寺院。由于古代地面建筑多已毁坏,只保留了洞窟遗迹,故也简称石窟。
10.八大山人
【答案】八大山人是清初“四僧”之一,名朱耷。其绘画以极具个性的奇简冷逸的风格,强烈地抒发了遗民之情,达到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空前水平。常画傲然屹立的荷花、白眼瞪天的怪鸟怪鱼,孤寂高傲,构思奇特,充分表达了他愤世嫉俗的个性特征。
二、论述题
11.论述明清年画的三大中心和特点。
【答案】年画是指流行于民间的、木版印制的年节装饰画,它以富于民间乡土气息和年节民俗的喜庆色彩而具有独特的风貌。明清时期是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明代后期,年画得到了空前发展,清代则是年画艺术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地区特色鲜明,最著名者有天津杨柳青、江苏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河北武强等处。其中杨柳青年画、桃花坞年画和杨家埠年画是著名的三大
中心。
(1)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产生于明代崇祯年间,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主要特占.
①在题材上,选材广泛,包括神码、生活风俗、历史故事、戏曲小说、娃娃美人、风景花卉等;
②在画法风格上,受到殿版版画(包括西洋画派)与宫廷绘画的影响,追求绘画效果,线刻精工细腻,色彩鲜艳辉煌,以典雅细丽为主要特色;
③在表现手法上,主要通过寓意、写实等多种手法表现人民的美好情感和愿望,尤以直接反映各个时期的时事风俗及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点。
(2)桃花坞年画
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主要特点:
①在题材上,桃花坞年画内容以故事性画面为多,最受欢迎的题材是表现日益繁华的城市景现与表现市民生活的时装美人等;
②在画法风格上,受到安徽等南方版画与吴地画家的影响,采取了套色木刻的方法,善用粉红粉绿等色彩,画风朴中带雅,明净强烈、精丽写实;
③在画尺寸上,出现了许多宏构巨作的作品,技术难度和操作的精细度较高。
(3)杨家埠年画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流传于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的一种民间版画。潍县年画风格受到杨柳青年画、桃花坞年画的影响,但在题材和形式上颇有自己的特点。
①在题材上,内容以神码为主、体裁形式丰富多样,如炕头画、窗顶圆、窗旁画等等;
②在印刷方式上,主要是木版水印分色套版,只有大幅年画的人物面部略作人工烘染;
③在造型上,构图饱满而富装饰性,线条简劲洗炼,色彩以红、绿、黄、紫为主,单纯而对比强烈,造型夸张;
④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与象征性,风格质朴生动,具有很强的民间风貌。
综上所述可知,明清年画的廿大中心之间既具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三者在年画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12.魏晋时期一位画家也给绘画理论家指出“四蹄妍媸,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请作分析和论述。
【答案】这句话出自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意为“形体的美丑,本来和神妙之处没有什么关系,画像要能传神。正是在这里面。”他在表明传达人物神情气质的同时,又强调绘画技巧的重要性。他认为临摹时要对原作进行深刻理解,才能自然而准确地再现。
顾恺之是东晋最伟大的一位画家,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工诗词文赋,尤精绘画。擅肖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