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诵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句时,脑中浮现出相关形象的过程是( )。

A. 创造想象

B. 无意想象

C. 再造想象

D. 幻想

【答案】C

【解析】再造想象是指根据文字或图片描述来进行的想象。该题根据诗句的描述进行,因此属于再造想象。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2. 下列关于

A. 分布的表述,正确的是( )。 取值永远不会大于0

分布趋于正偏态

分布 B. 其均值等于其自由度 C. 随着自由度的增大,

【答案】B 【解析】分布其均值等于其自由度。

3. 某测验用百分等级表示测验结果,其受测者的测验结果低于平均分的一个标准差。他在该组被试中的百分等级是( )。

A.10

B.16

C.34

D.50

【答案】B

【解析】根据百分等级的计算方法,应选B 。

4. 注重对单个被试进行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并由此形成了小样本研究范式的学者是( )。

A. 费希纳

D. 多个标准正态分布变量的线性组合所得的新变量符合

B. 赫尔姆霍茨

C. 斯金纳

D. 韦伯

【答案】C

【解析】费希纳提出了用以了解人们对刺激量的心理经验的费希纳定律;赫尔姆霍茨是用反应时法对神经的传导速率提供经验测量的第一人;韦伯提出了著名的韦伯定律。而斯金纳则开创了单被试研究的范式。

5. 向被试先后呈现两道个位数的加法题,在每道加法题呈现后,要求被试报告结果;同时,在连续呈现两道加法题后,要求被试按顺序报告出每道加法题的第二个数字。这种方法测定的是( )。

A. 前瞻记忆

B. 工作记忆

C. 错误记忆

D. 回溯记忆

【答案】B

【解析】处在工作状态中的短时记忆,或者在完成当前任务时起作用的短时记忆,就是工作记忆。本题中回忆加法题的第二个数字涉及短时记忆。

6. 对儿童脑电变化的研宄表明,大脑各区域成熟的顺序为( )。

A. 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B. 颞叶—枕叶—顶叶—额叶

C. 顶叶—颞叶—枕叶—额叶

D. 额叶—颞叶—顶叶—枕叶

【答案】A

【解析】脑区成熟过程与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发展相吻合,即从控制低级心理机能的脑区到控制高级心理机能的脑区,儿童大脑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且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儿童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7. 小明在游戏中把発子当马骑。这种活动反映的想象功能是( )。

A. 再造

B. 补充

C. 替代

D. 预见

【答案】C

【解析】想象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想象还有代替作用。当人

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得到实际的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発子”就是“马”的替代物。

8. 听觉的行波理论认为,不同频率的声音,最大振幅在基底膜上部位不同,低频声波最大振幅接近的耳蜗部位是( )。

A. 底部

B. 顶部

C. 中部

D. 下部

【答案】B

【解析】行波理论认为,基底膜由声波引起的振动,从基底膜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不同频率的振动达到基底膜的不同部位后便停止下来。低频可达耳蜗顶部,高频只能达到耳蜗底部,从而实现基底膜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分辨。

9. 通过裂脑人研究来揭示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科学家是( )。

A. 布洛卡

B. 拉什利

C. 斯佩里

【答案】C

【解析】斯佩里通过对切断了胼胝体的癫痫病人所进行的裂脑人的研究,揭示了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单侧化,并因此获得的诺贝尔生物学奖。布洛卡发现了言语运动中枢,即布洛卡区。拉什

,认为学习活动与大脑具体的部位关系利通过脑皮层局部切除的研究,提出了脑功能的“整体说”

不大,与切除的面积密切相关。威尔尼克通过对接受性失语症患者的研究,发现了言语理解中枢,即威尔尼克区。

10.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时,如果虚无假设正确,但被拒绝。这类错误被称为( )。 A. 型错误 B.

C.

D. 型错误 型错误 型错误 D. 威尔尼克(C.Wernicke )

【答案】A

【解析】假设检验的原理和方法是由样本推断总体,由于总体的真实情况往往是未知的,根据样本推断总体就有可能犯两类错误:虚无假设

真错误,即型错误,也称I 错误;虚无假设

错误,即型错误,也称错误。但没有本来是正确的,但拒绝了型错误的说法。 这类错误称为弃本来不正确,但却接受了H0, 这类错误称为取伪型错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