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经济地理学之经济地理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目录

2016年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经济地理学之经济地理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一) . .... 2

2016年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经济地理学之经济地理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二) . .. 10

2016年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经济地理学之经济地理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三) . .. 19

2016年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经济地理学之经济地理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四) . .. 26

2016年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经济地理学之经济地理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五) . .. 35

一、名词解释

1. 区位指向

【答案】区位指向是指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经济活动各要素在区域内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不同经济活动对各要素的依赖强弱不同,因而产生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从而使其它的经济活动、各要素向这一区位集中,导致区域空间结构的产生和发展。

2. 区域经济增长

【答案】区域经济增长就是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这里,经济总量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指标来衡量,包括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它体现了一个区域经济实力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变化。所以,区域经济增长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3. 离岸金融中心

【答案】离岸金融中心是指提供离岸金融(即境外金融)服务的地方。由于它们往往分布于远离大陆的岛屿上,故此得名。目前比较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有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马恩岛、巴哈马群岛、百慕大群岛、西萨摩亚、安圭拉群岛等等。

4. 范围经济

【答案】范围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经济范围的扩大而获得的效益或基于价值活动的可分割性,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之间的实行分工与协作,价值链各环节在企业内部或不同企业间实现整合带来的成本节约。

5. 乘数效应

【答案】乘数效应是指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受循环积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加大,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

6. 多样化

【答案】多样化是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由于横向一体化己涉及同类产品的多样化,纵向一体化己涉及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多样化,这里的多样化仅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

7. 中心地

【答案】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中心地可以是一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镇或大的居民聚集点,也可以是一个商业或服务业的中心。

8. 《商业地理于册》

【答案】《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 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二、简答题

9. 简述经济全球化有哪些特点。

【答案】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1)贸易自由化

除了全球的贸易规模在增大,贸易的商品种类也越来越多,贸易的领域也从商品逐渐扩大到知识产权、技术、和服务贸易领域。如今参与贸易自由化的国家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区域实现了贸易的自由化。

(2)全球生产的一体化

在以信息科技为中心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生产的国际化得到了加强。国际分工的形式从以垂直分工为主转变为以水平分工为主; 以往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分工与协作,逐渐转变成由一系列国家参与的分工与协作。从而每一个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的生产都被纳入到国际范围的在生产过程。

(3)资本与金融的国际化

由于平均利润下降,生产成本增加和环保投资加大等原因,部分发大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此后的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夕阳产业,引发了资本的国际化的浪潮。

(4)跨国公司为主导

全球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与经营业务的不断扩展,既体现了它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也大大加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10.试述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案】能源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一区位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在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中,一般都将能源和交通作为改善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的重点来加以建设。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活动,在区位选择中必然需要接近廉价的能源供应地。因此,当地的能源供给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由于能源在各地的分布以及蕴藏条件差异很大,其生产成本的差异非常明显。这不仅带来了能源供应价格的地域差异,还进一步造成了大耗

能经济活动的区域差异。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步增强,利用能源的种类、数量以及形态开始影响到企业形象以及公众对相关经济活动的接纳程度。大量消耗能源的企业在许多地方不受欢迎,使得该类企业区位选择的空间余地越来越小。

11.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及缺陷。

【答案】(1)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①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a.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

b. 杜能理论说明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

c. 在距离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

②经济学上的意义:

a. 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这对之后的经济学产生了非常有益的影响,对现代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b. 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2)杜能农业区位论的缺陷:

①杜能理论是建立在众多假说之上,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

②以农场追求最大利益为前提,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不是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性经营。

③经营者的目的不是永远不变的。

④技术的发展和交通手段的发达使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 ⑤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

12.简述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

【答案】纳克斯在1953年出版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指出,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有源于供给与需求的两个循环过程。供给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低储蓄能力—资本形成不足—低生产率—低收入。需求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小—资本缺乏—低生产率—低收入。我们发现,无论从供给还是从需求观察,这两个循环都是从低收入又回到低收入,不断地恶化。并且,它们在“低收入”处相连接,相互影响、强化,使经济增长滞缓,长期陷入贫困状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贫困恶性循环论中,循环累计因果的作用。

13.试述西方城市区域管制的特点。

【答案】西方国家的城市区域管制具有以下特点:

(1)地方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