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服装学院国际商务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之国际贸易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智力外流

【答案】智力外流是指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内完成学业或奠定学业基础之后,迁移到其他国家的国际性迁移活动。由于这些人才是由其原居住国花费大量基础教育投资而培养出来的,这种“智力外流”显然使原居住国的教育投资效益下降甚至丧失。对于移民输送国来说,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高级专门人才或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移居他国还会对本国的经济发展造成许多损失。仍然留在国内的一些劳动力和其他自然资源有可能会因为缺乏企业家和高级专门人才而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2. 关税配额

【答案】关税配额是将关税与配额结合起来的一种限制进口的措施。其做法是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正常关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正常关税、附加税或罚款。

3. 贸易二角

【答案】贸易三角是指在二维平面坐标系中,直观反映一国进出口量的一个三角形区域。在开放经济中,各国在给定的国际价格约束下,根据自身的社会消费偏好选择最优的消费,即将该国社会无差异曲线与国际价格曲线相切的点作为自己的消费点。同时在根据该国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过程中,决定自身进行生产的生产点。进而,本国生产点、消费点及这两点分别向两坐标轴映射所形成的交点的连线就构成了一个三角形区域,反映了该国的进出口量,这个三角区域就称为贸易三角。

4. 对外开放

【答案】对外开放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5. 博弈

【答案】博弈又称博戏,是一门古老的游戏。博弈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人、行为、信息、战略、支付函数、结果、均衡。参与人是指博弈中选择行动以最大化自身利益(效用、利润等)的决策主体(如个人、厂商、国家)。行动是指参与人的决策变量。战略是指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规则,它告诉参与人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行动。信息是指参与人在博弈中的知识,特别是有关其

他参与人(对手)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支付函数是参与人从博弈中获得的效用水平,它是所有参与人战略或行动的函数,是每个参与人真正关心的东西。结果是指博弈者感兴趣的要素的集合。均衡是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或行动的组合。参与人、行动、结果统称为博弈规则。博弈分析的目的是使用博弈规则决定均衡。根据参与者能否形成约束性的协议,以便集体行动,博弈可分为合作性博弈和非合作性博弈。纳什等博弈论专家研究得更多的是非合作性博弈。

6. 竞选贡献模型

【答案】竞选贡献模型是经济学家麦基布罗克和杨于1989年就关于贸易政策决定中的政治贡献因素建立的政治经济学模型。该模型认为:在民主选举政府的国家里,贸易政策的制定还要受到各执政党支持者的影响。一般来说,每个政党都代表一些特殊集团的利益,而这些利益集团也在竞选中积极支持能考虑他们利益的政党。利益集团在国会和总统的竞选中出钱出力极力支持各自的党派当选,这些党派的候选人一旦当选之后就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制定或维持有利于这些利益集团的政策。否则他们就会在下一轮竞选中失去这些利益集团的资金、支持和选票。由于大多数政府政策的目标函数是维护其政权的稳定性,所以对于帮助其当选或连任的利益集团,政府会极力地去加以保护。

7. 垄断利润

【答案】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由于控制某种商品生产和销售的绝大部分,而人为地将商品价格提高到生产价格以上,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唯一动机。在垄断前资本主义时期,由于自由竞争的结果,大多数资本家只能获得平均利润;只有个别采用最新技术的资本家除了获得平均利润以外,还可以获得一份超额利润。但这也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当大多数资本家都普遍采用最新技术时,少数资本家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就会随之消失。

8. 过渡性的年度审议

【答案】过渡性的年度审议是指WT0就中国是否履行了入世承诺而进行的年度审议。对于WT0和外国政府企业来说,WT0对中国的第一次过渡性的年首先关心的是中国有没有履行承诺。

度审议从2002年9月17日开始,由WT0的16个委员会就各自领域对中国履行承诺情况进行审议。历时两个多月,于2002年12月10日完成。审议就透明度、稳定性和开放措施执行效率(如配额发放不够及时)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9. 劳动充裕

【答案】劳动充裕是指在一国所有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中,人口所占的比例最大。这里的“充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用资本/劳动的比率即人均资本或者土地/劳动即人均土地来衡量。比如美国的人均资本高于中国,美国就是资本充裕国,中国为劳动充裕国。但如果中国与柬埔寨相比,中国就是一个资本充裕国。因此在判断一个国家是什么要素充裕的国家时,必须有一个参照国进

行比较。

10.自由贸易区

【答案】自由贸易区又称为对外贸易区、自由区、工商业自由贸易区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及其他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各成员国对区外国家仍然维持贸易壁垒,但保护政策不求一致,由成员国自行订立。

11.欧洲共同体

【答案】欧洲共同体简称EC )于1993年9月改名为欧盟,是指西欧国家推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在欧洲各国人民之间建立不断的、愈益密切的、联合的基础,清除分裂欧洲的壁垒,保证各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和就业的条件,并通过共同贸易政策促进国际交换。

12.当代贸易理论

【答案】当代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主要理论之一,它是指保罗•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贸易模型和雷蒙•弗农的产品周期贸易模型。前者的关键假设为产品生产具有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竞争的要素市场,并且认为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为生产规模的不同。后者认为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为生产技术的不同阶段。

二、思考题

13.为什么要用限制进口的政策来改善国家收支状况?现实中效果如何?(用图说明)

【答案】(1)改善国际收支情况是指通过贸易保护的手段,使得出口所得高于进口所有,形成贸易出超。保护手段包括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两方面。而对于一些出口能力低、外债负担沉重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只能依赖限制进口的方法达到这一目的。

(2)但在实际操作上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在实施上必须考虑到两个问题:一是别国的对策以及这种对策对本国出口的影响。贸易是双方的,一国实施保护,别的国家也会跟进,无论是有意报复还是出口能力的下降,都会反作用于本国的出口,其结果是,在进口减少使外汇支出减少的同时,出口减少所带来的收入增加量也缩小。国际收支也许并没有改善,本国消费者和出口行业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