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学位]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单一汇率

【答案】单一汇率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只规定一种买卖价格的制度形式。在实行单一汇率的国家,外汇买卖不分贸易、非贸易外汇收支,均按一种汇率进行外汇买卖。在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汇率由外汇管制机构制定和公布;在不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汇率受外汇市场供求关

系的影响而变动。中国在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实现了汇率并轨,从此人民币实行单一汇率。

2. 长期内外均衡条件下的汇率模型

【答案】如图,图中第一象限表示的是内部均衡,第二象限表示的是外部平衡。X 轴左边表示的是本国劳动生产率与外国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右边表示的是内涵增长与外延增长的比例。初始的劳动生产率(技术水平)所对应的内涵增长/外延增长比率在第一象限内表示为

的汇率水平相等,记作即在初始状态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同时实现。

其对应本国/外国劳动生产率对比在第二象限内表示为%,在这样的技术水平上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所要求

图 本国长期内外均衡下的汇率模型

与短期和中期不同,在长期内,使内部均衡实现的汇率水平,和使外部平衡实现的' 汇率水平,都是由实际冲击分别决定的(包括本国的技术冲击、外国的技术冲击、本国的要素供给冲击等等,在图中反映的是本国的技术冲击)。因此,对于特定的实际冲击,内部均衡所需的汇率和外部平衡所需的汇率有可能出现偏离。

3.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

【答案】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于1979年提出了关于货币危机的第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国货币需求稳定的情况下,国内信贷扩张会带来外汇储备的流失和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导致原有的固定汇率制在投机冲击下崩溃从而产生危机。

在克鲁格曼的模型下,假定一国的货币需求非常稳定,货币供给由国内信贷及外汇储备两部分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持续扩张国内信贷来融通财政赤字,就会带来货币供给的增长,

货币供给超过了该国居民对货币的需求,该国居民就会向外国居民购买商品、劳务、金融资产,通过国际收支赤字来减少外汇储备,最终使货市供给重新回到与货币需求平衡的水平。根据货币分析法,

备(R )的等量减少。

4. 错误与遗漏账户

【答案】错误和遗漏账户(

国际收支账户

运用的是复式计账法,因此所有账户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应相等。但是,由于不同账户的统计资料来源不一,记录时间不同以及一些人为因素(如虚报出口)等原因,会造成结账时出现净的借方或贷方余额,这时就需要人为设立一个抵消账户,数目与上述余额相等而方向相反。错误和遗留账户就是这样一种抵消账户,它归结了各种统计误差和人为差异,其数值与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之和相等,方向相反。

5. 汇率效应传递的资本存量约束

【答案】汇率效应传递的资本存量约束是指有限的资本存量限制了企业生产选择的范围,从而约束了汇率效应的传导。与劳动力供给丰富相反,企业能获得的资本要素是相对短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存量确实有很大的增加,但还远没有达到丰裕的地步。尤其是中小企业,很难依靠自身积累或银行贷款而进行技术和设备的投资。从投资流向看,我国资本流向资本密集型行业多,流向劳动密集型行业少,流向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型的行业多,流向高技术产业、研发部门的少。由于技术进步是由资本推进的,因此,有限的资本存量将限制企业生产选择的范围,使汇率效应的传导受到资本存量的约束。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一个重要账户。式中,

货币需求为常数,

记作国内信贷为D ; 外汇储备为R 。也就是说,在国内货币需求稳定的情况下,国内信贷(D )的扩张会带来外汇储

二、简答题

6. 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灼自动调节机制?

【答案】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只要世界各国相互保持自由贸易关系,则一国对外贸易的货币收支差额有余或不足将会自动调节,使各国的贵金属出现均衡分配。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大卫. 休漠在其1752年出版的著作《政治论丛》中,首次将货币数量学说应用于国际收支方而,系统地表述了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各国的国际收支具有自发进行调节的机制,即著名的“价格一铸币流动机制”。

在货币供应量因黄金流出流入而减少或增加构假定前提下,休漠的国际贵金属移动的价格调节机制可以概括为以下主要内容:①外汇汇率是根据各国货币的含金量确定的。②国际收支逆差或顺差将引起汇率变动,汇率变动超过黄金输入、输出点时,将会引起黄金流动。③黄金流动增加输入国的银行准各金,减少输出国的银行准备金。④银行准备金变动将引起货币数量的变动,从而造成贸易双方的物价和收入变动,这样就会纠正国际收支不平衡,使黄金流动停止。这种国际

收支自发调节过程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以下过程:

国际收支逆差→黄金外流→货币供应量减少→国内对商品需求下降→物价下降→出口成本下降使出口增加→黄金流入→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国际收支顺差→黄金流入→货币供应量增加→国内对商品需求上升→物价上升→出口成本上升使出口减少→黄金流出→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19世纪末,新古典学派对自发调节机制作了进一步补充,它强调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平衡的作用。新古典学派认为,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将会引起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入。首先,国际收支逆差造成汇率下降,外汇投机商预测在金本位制下,汇率只能在黄金输送点之间波动,汇率下跌只是短期现象,因而会将投机资金投向逆差国。其次,贸易商亦会同样预测逆差国扩率不久会回升,因而外汇需求者推迟购买外汇,外汇供给者提前售汇,引起国外短期资金流向逆差国。再次,国际收支逆差,黄金外流,货币与信用紧缩,因而,利率上升,这又会引起“套

利”的资金流入逆差国。以上几种因素作用的最终结果是加速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的调节能力。

7. 讨论本币贬值对本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答案】(1)所谓国际贸易交换条件(以下简称贸易条件)是指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之间的比率,公式为

指数;式中,T 为贸易条件;为出口商品单位价格为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当比率上升,称为贸易条件改善,它表示由于进出口相对价格的有利变动而使相同数量的出口能换回较多数量的进口;反之,当这一比率下降,称为贸易条件恶化,它表示由于进出口相对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相同数量的出只能换回较少数量的进口,这意味着实际资源的损失。汇率的变化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对贸易条件发生影响。

(2)本币贬值对本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①假设本国在出口品方面是大国经济,在进口品方面是小国经济。

在进口方面,进口品的国际价格由国际市场上的供需决定,本国仅是价格的接受者。当本币贬值时,以外币计价的进口价格不变。

在出口方而,本国是出口品国际价格的制定者。当本币贬值时,在出品国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品的外币价格会下降。这样,以外币计,本国的贸易条件会恶化。

②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以上仅仅分析了大国经济、小国经济与进口、出口、本币计价、外币计价等多种组合中的一种情况。在下述情况下本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负面影响会十分有限。

第一,一国的进出口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非常小,其进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便可以不受其进出口数量的

影响。

第二,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定价权。本币贬值的宗旨仅仅在鼓励出口商品的生产和进口商品的减少,而不在于降低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本币贬值后,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仍保持不变。

第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较高而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较低,也能阻止本币贬值后贸易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