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江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生成性目标
【答案】生成性目标是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还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是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它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的差异,强调目标的适应性和生成性。
二、简答题
2. 教学方法有哪些?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又有哪些?
【答案】以学生认识活动的不同形态为分类依据,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大致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1)以言语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通过教师和学生口头语言活动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方法:
①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是历史上流传下来最主要的一种方法。
②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通过和学生相互交谈来进行教学的方法。是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方法。从它的心理机制来说是属于探究性的,使用这种方法时,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教师引导学生把发现的信息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加以重新安排,并进一步组织或转换,使它和原有的认知结构融合起来。
③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④读书指导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的是通过书本知识去间接地认识世界,因此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指导读书的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学习方法。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2)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组织教学性的参观等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的方法。它的特点是形象性、具体性、直接性和真实性。缺点是它只能直接给人以形象(现象),不易教学生直接掌握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方法:
①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教具陈示给学生看,或者通过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所要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的一种方法。
②参观法
参观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场所——自然界、生产现场和其他社会生活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而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它的优点是能使教学和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视野;能使学生在接触社会中受到生动实际的教育。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以形成技能、行为习惯和发展学生能力(尤其是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实际训练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练习法
练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②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
a. 实验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独立作业的方法。这种方法目的在于引起所要求出现的自然现象或过程,并通过观察、研究去获得知识。它有时可以和教师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称演示实验)结合进行。
b. 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在自然学科中,实习作业占有重要地位。
(4)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陶冶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两个过程来对学生施加影响的:
①与认识相联系的情感过程,古人称之为“陶情”。
②与情感紧紧相关的认识过程,古人称之为“冶性”。
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的和任务;
(2)教学过程规律和教学原则;
(3)本门学科的具体内容及其教学法特点;
(4)学生的可接受水平,包括生理、心理、认知等;
(5)教师本身的条件,包括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个性特点;
(6)学校与地方可能提供的条件,包括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物质设备等;
(7)教学的时限,包括规定的课时与可利用的时间;
(8)预计可能取得的真实效果等。
3. 杜威倡导并实施的经验课程形态是什么? 并请简述其内涵和特点。
【答案】杜威倡导的经验课程的形态是“主动作业”。这是着眼于儿童经验的发展而对社会生活中的典型职业进行分析、归纳和提炼而获得的各种活动方式。主动作业具有三个特点:
(1)它适合儿童经验生长的要求。主动作业不仅使儿童获得手工的技能和技艺的效率,更主要的是获得智力的、道德的和审美的品质。
(2)它源于社会生活,充满了具有社会性质的事实和原理,可以代表社会的情境。主动作业使学校的整个精神得到新生。它使学校有可能与生活联系,成为儿童生长的地方。
(3)它作为科学地理解自然的原料和过程的活动中心,可以不断指向科学的逻辑经验的发展。
4. 杜威所倡导的“反省思维”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杜威所力倡的“反省思维”是指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反省思维”包括五个要素、步骤或阶段:
(1)问题的感觉——在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中,令人不安和困惑的问题阻止了连续的活动;
(2)问题的界定——使感觉到的(直接经验到的)疑难或困惑理智化,成为有待解决的难题和必须寻求答案的问题;
(3)问题解决的假设——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以对付疑难问题;
(4)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逻辑推理——对假设从理智上进行认真推敲,看哪种假设能对付疑难;
(5)通过行动检验假设——通过行动而检验考虑中的问题解决办法的有效性如何。这些同时也是“问题解决”的要素、步骤或阶段。杜威认为这五个阶段的顺序不是固定的,而且这五个阶段中的每一阶段均可进一步展开。
5. 简述“泰勒原理”的实质。
【答案】“泰勒原理”的实质是“技术兴趣”(也称“技术理性”)的追求。“技术兴趣”是通过符合规律(规则)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兴趣,它指向于对环境的控制和管理,其核心是“控制”。“泰勒原理”力图有效控制课程开发过程,使课程开发过程成为一种理性化、科学化的过程,为课程开发提供一种普适性的程序,可见,其“技术兴趣”的追求是显见的。
6.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是:
(1)需要评估。在一项课程计划拟订之前,应首先了解社会或学生的需要,作为课程开发的直接依据。
(2)课程诊断与修订。对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或教学计划,评价可以有效地找出其优缺点及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