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著名园林史家周维权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个性和共性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请列举之。
【答案】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园林体系,与世界其他园林体系相比较,具有鲜明的个性,各个类型之间,有许多相同的共性,这些个性和共性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风景式园林一般以山水地貌作为构景要素,配以树木植被作装点而成。但中国古典园林不是简单地利用和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概括提升和浓缩,使其变为既有“静观”又有“动观”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作品。中国古典园林在人工理水方面遵循“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即使水面再小亦必曲折有致,并利用山石点缀岸、矶。稍大些的水面,可堆筑岛、堤,架设桥梁,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模仿天然水景之全貌,使园林造景上体现“一勺则江湖万里”之立意。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揉中国古典园林在处理建筑和自然景观方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建筑多寡,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和山、水、植被有机组合在一起。突出彼此和谐、互补的积极一面,避免彼此相互对立、排斥的消极一面,使建筑美与自然美更好地融揉在一起。
(3)诗画的情趣中国的古典园林创作,往往不仅将前人的诗文、画作中的一些境界、场景情趣熔铸在园林设计创作之中,而且还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笔让整个规划设计充盈着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使得该园林作品从总体到局部都有着浓郁的诗话情趣。
(4)意境的含蕴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创作,将意境作为欣赏产品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不仅让游人通过视觉感官感受到春天的姓紫嫣红、桃红柳绿; 夏目的绿树成阴、碧天莲叶; 秋天的枫林如火、秋菊盎然; 冬目的寒梅傲雪、银装素裹园林意景的信息。而且还让游人借助于文学创作、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的感受欣赏整个和局部景观。同时让游人通过听觉、嗅觉感受到诸如雨打芭蕉、流水叮咚、柳浪松涛、夏口荷香、丹桂飘香、莺歌燕舞等鸟语花香的境界,从而引发游人的意境遐思。
2. 按照园林的平面布置形式,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并各举三个例子。
【答案】按照园林的平面布置形式,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三种类型,其特点如下:
(1)规则式园林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规则式园林的整个
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都要求整齐对称、呈几何形状。这一类园林,以建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做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如北京天安门广场园林、南京中山陵园林、北京天坛公园等。
(2)自然式园林自然式园林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自然式园林效法自然、高于自然,以自然条件为主要布置原则。我国园林,从有历史记载的周秦时代开始,从人型的帝皇苑囿到小型的私家园林,多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古典园林中以北京颐和园、“三海”园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为代表。
(3)混合式园林事实上,绝对的规则式园林和绝对的自然式园林是不多见的,不过是以规则式或自然式为主而己。园林中规则式布置与自然式布局的比例差不多的称为混合式园林。混合式园林一般在建筑物群的附近采取规则式布置,而园林建筑群的园区则采用自然式布置,两种形式是有机的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过渡。如广州烈士陵园,在园林规划中,地形平坦的可规划成规则式,地形起伏不平,丘陵、水面多的可规划自然式,树木少的可规则式,大面积园林,以自然式为宜,小面积以规则式较经济。林荫道、建筑广场的街心花园等以规则式为宜,居民区、机关、工厂、体育馆、大型建筑物前的绿地以混合式为宜。
3. 简述江南园林造园特点。
【答案】江南自宋、元、明以来,一直都是经济繁荣,人文荟萃之地,私家园林建设继承一代势头,普遍兴旺发达,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均为全国之冠,一直保持着在中国后期古典园林发展史上与北方皇家园林并峙的高峰地位。它们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广大地域,但造园活动的主流仍然像明代和清初一样,集中于扬州和苏州两地,因而此两地的园林,可视为江南园林的代表作品。江南园林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江南园林叠山石料的品种很多,以太湖石和黄石两大类为主;
(2)园林植物以落叶树为主,配合若干常绿树,再辅以藤萝,竹,芭蕉,草花等构成植物配置的基调,并能够充分利用花木生长的季节性构成四季不同的景色;
(3)江南园林建筑的个体形象玲珑轻盈,具有一种柔媚的气质;
(4)室内外空间通透,为经管组景,动观组景以及对景,框景,透景创造了更多的条件。
4. 秦汉时期著名的建筑宫苑有哪些?
【答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营造宫室,规模宏伟壮丽。这些宫室营建活动中也有园林建设如“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一苑,其中分布着宫室建筑。苑中养百兽,供帝王射猎取乐,保存了囿的传统。秦汉时期较著名的宫苑主要有:秦朝有咸阳宫、阿房宫、兰池宫等; 汉朝有上林苑、建章宫、长乐宫、未央宫等。
(1)咸阳宫
咸阳宫是中国秦代宫殿,位于今陕西咸阳市东,当初秦都咸阳城的北部阶地上。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开始营建宫室,至迟到秦昭王时,咸阳宫己建成。在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该宫又经扩建。据记载,该宫“因北陵营殿”,为秦始皇执政“听事”的所在。秦末项羽入咸阳,
屠城纵火,咸阳宫夷为废墟。
(2)上林苑
上林苑是古代汉族园林建筑,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己无存。上林苑既有优美的自然景物,又有华美的宫室组群分布其中,是包罗多种多样生活内容的园林总体,是秦汉时期汉族建筑宫苑的典型。建章宫位于其中,井挖有一太液池,池中筑蓬莱、方丈、瀛洲二座岛,形成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一池二山”的模式。
(3)未央宫
未央宫,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属于西汉皇家宫殿,位于今陕西西安西北约3公里处,建于长安城西南角,为长安城地势最高之处的龙首原上。西汉时位于西汉都城长安城的西南部,因在长乐宫之西,汉时称西宫。为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在秦章台基础上修建。
5. 简述书院园林和现代学校的异同?
【答案】古代书院与现代校园一样,都是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存在的,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任务,学识的传授是其宗旨。学识的传播中应注重环境效应,因此都要构造出文化风格,以呼应自身的特点与专长,形成具有代表性的书院文化。现代大学校园与古代书院虽同为教育机构,但是由于时代不同,决定了它们之间存在很多差异。
(1)规模上现代大学校园无沦是占地面积还是学校的师生人数,其规模都远远超过古代书院。
(2)理念上两者所处时代不同,人们的生活理念、认知感受和追求精神享受的程度均不一样,在结合社会环境、人群情趣爱好,促进教育功能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3)园林环境两者的园林环境也不同,书院大多利用自然、朴素的园林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原有的自然景观和地面形态,这符合古代的传统造园理念; 而现代大学校园的园林建筑环境更具多样性,甚至有些新建大学的园林建设受西方园林建设理念的影响,对自然的原型保留较少,人工痕迹较深。
(4)规划上占代书院园林布局一般有明确的中轴线,采用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有着较封闭的景观系统,而现代大学校园的园林建设则多种多样,分区比较明确。
6. 简述艮岳的造园艺术成就。
【答案】艮岳是汉族古典园林建筑之一,属于中国宋代的著名宫苑。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兴工,宣和四年(1122)竣工,初名万岁山,后改名艮岳、寿岳,或连称寿山艮岳,亦号华阳宫。1127年金人攻陷汁京后被拆毁。它的规模并不算太大,但在造园艺术方面的成就却远迈前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艮岳造园艺术的成就,从总体到局部,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筑山:天然山岳典型化的概括。万岁山居于整个假山山系的主位,其西的万松岭为侧岭,其东南的芙蓉城则是延绵的余脉。南面的寿山居于山系的宾位,隔着水体与万岁山遥相呼应。这是一个宾主分明、有远近呼应、有余脉延展的完整山系,既把天然山岳作典型化的概括,又体现了山水画论所谓“先立宾主之位,决定远近之形”、“众山拱伏,主山始尊”的构图规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