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滨州医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实验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探讨人类对不同语义范畴类别在差异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 )
A. 二因素设计
B. 四因素设计
C. 二水平设计
D. 四水平设计
【答案】A
,每个自变量都有两个水【解析】该研究设计中有两个自变量(语义范畴类别和危险性概念)
平,属于两因素的实验设计。
2. 注意并不仅仅在于选择知觉刺激信息,而且要选择对信息的意义反应。注意的选择是发生在刺激信息被知觉分析之后。这种注意模型是( )。
A. 衰减器模型
B. 反应选择模型
C. 资源分配模型
D. 过滤器模型
【答案】B
【解析】反应选择模型认为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注意不仅仅在于选择知觉刺激信息,而且还要对选择对信息的意义反应。
3. 一项实验拟考察图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识记,则材料是( )。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控制变量
D. 无关变量
【答案】A
【解析】实验中实验者主动加以操作、变化和控制的变量就是自变量。本题中,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是要加以操作和控制的变量,所以是自变量。本题中的因变量应是识记成绩。控制变量是指会对因变量产生影响,使实验发生混淆,必须加以控制的变量,材料显然不是使实验发生混淆的变量。
4. 在经典的心理旋转实验中,因变量是( )。
A. 反应时间
B. 旋转角度
C. 再认数量
D. 回忆数量
【答案】A
【解析】库柏和谢波德心理旋转实验假设有两个任务,它们之间除了被知觉对象需要心理旋转的角度不同外别无差异,那么两者的反应时之差应当就是心理旋转完成两者间角度差所需的时间,故心理旋转实验是测定反应时的实验。
5. 要获得任一种色调的混合色光,需要单色仪的台数至少是( )。
A.2台
B.3台
C.4台
D.5台
【答案】B
【解析】色光的混合遵循加色法,任意色调的混合色光都可以用不同比例的三原色(红、黄、蓝)的混合获得。因此需要的单色仪为三台。
6. 1885年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学者是( )。
A. 詹姆斯
B. 费希纳
C. 斯蒂文斯
D. 艾宾浩斯
【答案】D
7. 有研究发现,正常被试和遗忘症患者自由回忆的正确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XX 辨认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可知实验存在( )。
A. 期望效应
B. 练习效应
C. 习惯效应
D. 交互效应
【答案】D
【解析】交互作用指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当一个自变量产生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量的每一水平上不一样时,就发生交互作用。A 项,期望效应指被试的表现因为逐渐熟悉实验情境而有系统地提升。B 项,习惯效应指被试的表现因为连续作业的疲劳而系统地下降。C 项,习惯误
差是指由于被试在长序列中有继续作同一种判断的倾向所引起的误差。
8. 在使用最不变化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的实验中,平均上限的重量为205克,平均下限的重量为196克,则差别阈限为( )。
A.4.0克
B.4.5克
C.5.0克
D.9.0克
【答案】B
【解析】差别阈限等于(平均上限-平均下限)/2=(205-196)/2=4.5。
9. ABA 实验设计属于( )。
A. 被试内设计
B. 被试间设计
C 混合设计
D. 对照组设计
【答案】A
【解析】被试内设计的特点是所有的被试都会受到每一水平自变量的影响。被试间设计的特点是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ABA 设计中,A 表示干预前的基本状态,B 表示所进行的干预,经过AB 两阶段后,再回到A 的状态,可以较好的区分自变量的效果和时间顺序等其他因素的效果。
10.测量内隐记忆的加工分离程序试图分离( )。
A. 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
B. 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
C.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D. 完全加工和部分加工
【答案】A
【解析】加工分离程序认为在再认过程中,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同时起作用,因此它试图将两个过程分离出来,从而测量无意识记忆。
11.历史卷子的一个问题是让你说出美国第十任总统的名字。这个问题是_____你的答案是_____的例子。( )
A. 再认测验; 外显记忆
B. 迫选再认测验; 外显记忆
C. 回忆测验; 外显记忆
D. 回忆测验; 内隐记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