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大连大学美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怎样理解艺术的综合发展与门类的开放性?

【答案】(1)艺术门类的历史就是它们不断分离和获得各自特点的历史,这种分离现象在艺术产生初表现的尤为明显。

(2)对艺术样式和品牌来说,在艺术文化发展史上,在与不同艺术显露各自特点从而造成了艺术分离的同时,也发生着一个相反的过程,又在不断加深相互作用和相互综合,从而产生新的艺术样式和种类。

(3)对艺术发展来说,追求自觉所导致的各种艺术样式的分化和独立的趋势,与各种艺术样式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某种综合甚至融合的趋势,只有同等意义,因此它们造成了艺术门类的不断增加以及艺术反应生活手段的不断丰富,而这正是艺术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4)开放性理论对于现代艺术发展的启发作用,对当代大学生艺术学习具有指导意义。在艺术的发展中,各种艺术种类之间相互综合,各门类之间相互联系和融通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有一些现在作为独立门类的两门或多门艺术本来就是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的经历着分化与综合的过程。

2. 简述西方艺术的两大美学价值。

【答案】西方文化是由希腊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作为强大的精神动源而运作的

(1)希腊式的美学价值:希腊人向西方艺术提出了一种“古典美”的理想典范,这一理想典范所包孕的美学价值可以体现为以下三个观念。

①希腊人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完满的神圣秩序;

②希腊人认为人体是宇宙这一大秩序中的小宇宙和小秩序;

③希腊式的古典美学价值还表现为一种强调多样统一的形式观念。

(2)基督教的美学价值:西方文明的另一精神动源是基督教。基督教向西方艺术提供了一种与希腊古典美学价值大不相同的美学价值,它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观念。

①希伯来的超绝宇宙观和上帝的绝对美;

②基督的“道成肉身”和基督教的象征主义;

③光和色彩作为上帝神圣力量的象征表现。

西方艺术倾向于把外在的作品而非内在的心境视作实现上述美学价值的依归。希腊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以其不同的精神取向代表西方人有时想合有时截然对峙的精神追求,表现在艺术文化中,则分别体现为西方艺术的两大美学价值和精神,影响、规范着西方艺术家的美学追求。

3. 简述艺术灵感。

【答案】(1)灵感内涵

艺术灵感是指艺术创作阶段,艺术家的大脑在受到某个外界刺激后,大脑皮层高度兴奋的一种高级的情绪状态和心理机能,激发起了艺术家头脑中的早已生成的各种艺术形象,有一种无限思绪喷涌而出,想一吐为快的感觉。

(2)灵感特点

①突发性、易逝性。艺术灵感的形成是非自然的、偶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来得快去得也快。当艺术家认为思绪堵塞而打算停罢时,创作的思绪又如泉涌般源源不绝。若不及时捕捉,就会从此消失。

②超常性。从精神状况来看,艺术家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其想象力极度敏捷仿佛进入到一种超常的迷狂状态。艺术家的各种知识、记忆,思想片段被集中而有机的联系到一起,创作经验、技巧和能力被充分调动起来。

③独创性。灵感思维的运动往往打破常规思维的格局,具有一种特殊的发现功能和表现功能,使艺术家在创作上能获得许多奇妙不凡的构思,最终结晶为新颖独创的艺术作品。

4. 如何理解美术的基本特征?

【答案】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或平面上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以此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一门艺术。

(1)就美术创造的形象化手段来说,造型性是其主要的形态特征之一。所谓造型,就是塑造形体,我国古代画论中称为象形。造型性的特点就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在平面上或三维空间里将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视觉形象固定下来,以静态方式再现世界的可视的、感性的真实存在。

(2)美术的空间性和静态性,是分别对美术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的把握。美术创作是以一定实体性物质材料创造占据一定空间位置的形象,如绘画有二维空间,雕塑、建筑有三维空间。美术只能反映客观物象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瞬间的状貌,只能塑造存在于空间的静止的形态,这就使美术作品的形象具有一种瞬间性和静止性特点。

(3)美术的视觉性就是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感知媒介主要是视觉而言的美术的创造和欣赏都必须通过视觉来进行。

美术的基本特征可以从以上造型性、视觉性、静态性、空间性四个方面来把握。

二、论述题

5. “艺术批评”的作用是什么? 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艺术批评是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和艺术鉴赏同属于艺术接受的一部分。艺术批评指的是一种对艺术作品以及各种艺术活动、艺术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评价的科学活动。它的对象有各种艺术现象,包括艺术作品、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实践、接受者的艺术鉴赏、艺术流派、艺术思潮、艺术运动等。其中最基本的是艺术作品。艺术批评的作用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儿方面:

(1)对艺术作品而言

艺术批评能够作出深入的分析和判断,指出其艺术特色,揭示其艺术意蕴,评价其审美价值,使其审美潜能得以充分释放。从而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一方面,艺术批评必须以一定的艺术理论为指导,利用艺术史研究提供的成果。另一方面,艺术批评总是通过分析新的作品,评论新的作家,发现新的问题,总结新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研究成果,是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研究从现实的艺术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资料和新的素材。

(2)对艺术创作而言

艺术批评能够通过有效的信息反馈,子以积极的推进。艺术批评是艺术传播信息的反馈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帮助艺术家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从而使艺术创作更加成熟,更具有社会影响力。例如曹雪芹《红楼梦》的写作过程中,正是边听取意见边修改提高,“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尤其是脂砚斋的评点更为其增色不少。再如著名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对果戈里的作用,其鼓舞了果戈里坚定地沿着现实主义道路继续前行,又相继写出了《钦差大臣》、《死魂灵》等现实主义杰作。由此可见艺术批评是促进艺术创作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方式。

(3)对艺术鉴赏而言

艺术批评能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性分析评价,加以正确的引导。艺术鉴赏是一方个人的审美天地。艺术批评能够实现对艺术作品的深层透视,将一般接受者难以达到的审美层面开掘出来。艺术批评的理性深度可以为接受者的鉴赏活动带来宝贵的启示和实际帮助。就以于丹说《论语》、易中天品三国为例,我们就能看出艺术批评之于接受者接受者的引导和积极作用,借助当下的传播媒介,他们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新闻乐见的方式去解读,从而掀起了一股国学热,这是艺术批评在社会的导向作用,恰当正确的艺术批评,能使人们进一步理解艺术作品,发掘艺术作品的内蕴,从而给接受者以启示。

(4)对艺术理论研究而言

艺术批评能够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一方面,艺术批评必须以一定的艺术理论作指导,也要利用艺术史研究提供的成果。另一方面,艺术批评也总是通过分析新作品评论新作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研究成果,使艺术理论和艺术史从现实的艺术实践中不断获取新的资料和新的素材。例如“野兽派”、“印象派”等名词都是从艺术批评中得到的。